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 > 第1577章 下一个轮到谁(第2页)

第1577章 下一个轮到谁(第2页)

“不是树在哭。”他猛然醒悟,“是有人在替树哭。”

线索指向一名叫阿依的女孩。十二岁,先天失聪,从小跟爷爷住在林区边缘。父母早年伐木事故身亡,此后她再未开口说过一句话,只日复一日在树皮上刻下奇怪符号。志愿者起初以为是孩童涂鸦,直到使用觉醒笔扫描,才发现那些刻痕构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预警系统:某棵树即将倒伏、某片区域土壤松动、某种鸟类迁徙异常……

而此刻,她正站在最老的一棵杉树前,手里攥着半截炭条,浑身发抖。

视频接通那一刻,林小满看见她布满冻疮的手指缓缓抬起,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树根下面……在流血。它们疼得睡不着。

他立刻协调地质队进场勘测。两天后结果出炉:地下暗河因上游采矿工程改道,导致整片森林根系缺水,树木在极度干旱中缓慢死去。而阿依所画的每一道裂纹,竟精确对应着不同树木的水分流失程度!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环保组织迅速介入,政府责令矿区停工整顿。而阿依的照片登上了全国新闻头条,caption写着:“听懂树语的女孩”。

林小满收到她寄来的一幅画:一棵大树怀抱大地,根须化作无数手掌,托起一群不会说话的孩子。背面写着: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个怪物。现在我知道,我是树的朋友。

与此同时,“声音地图”项目迎来爆发式增长。短短两个月内,新增注册用户突破十万,覆盖全国28个省份。越来越多“另类表达”被识别并建档:贵州苗寨一位盲童用竹笛吹奏的旋律,实则是对季节气候变化的精密记录;内蒙古草原上,某个自闭症少年每日放羊时摆弄石头的方式,竟暗合星象运行规律;甚至有位老年痴呆患者,每天凌晨三点准时起床,在墙上写下一串数字,经比对竟是未来七天天气预报的精准反码!

人们开始意识到:所谓“异常”,或许只是另一种智慧的形态。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

某天早晨,林小满打开邮箱,发现一封来自匿名账号的激烈控诉:

>你们打着“倾听”的旗号,实则是在制造新的迷信!把这些残障者的胡言乱语包装成“天才预言”,是对科学的亵渎!难道我们要让社会决策建立在一个疯子的涂鸦之上吗?!

紧接着,几家主流媒体刊发质疑文章,《谁来定义正常?》《当共情沦为玄学》《警惕“忆璃计划”背后的民粹陷阱》……舆论迅速分裂。支持者称其为“人性的觉醒”,反对者斥之为“反智的狂欢”。

最沉重的一击来自医学界内部。一位知名神经科权威公开演讲:“大脑损伤就是损伤,不能因为一句‘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说话’就否认病理事实。我们该做的是治疗,不是纵容。”

林小满沉默良久,最终选择回应。

他在全国直播中展示了一段视频:云南倾听站里,一名四肢瘫痪的少年正用眼球追踪技术操控电脑。屏幕上,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标题叫《风知道的事》。故事讲述一只候鸟如何穿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童年记忆中的湖泊。文字优美动人,情感细腻真挚。

“请问这位医生,”林小满直视镜头,“如果他不能行走、不能言语、甚至无法自主呼吸,但我们能读懂他的思想,感受他的悲喜??那么,他到底是‘病了’,还是仅仅换了一种活着的方式?”

全场寂静。

几天后,那位专家私下联系他,语气缓和:“也许……我们都需要重新学习什么叫‘沟通’。”

风波渐息之际,桑杰完成了他的长途跋涉。在武威城外,他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沙丘上初生的绿芽,轻声说:“我该回去了。”

林小满看着这个曾经连门都不敢出的少年,如今已能独自规划行程、应对突发状况,甚至在途中帮助三位陌生孩子使用觉醒笔成功表达需求。

“船长呢?”他问。

狗儿摇着尾巴,鼻尖沾着黄沙,显然还想继续走。

“它想跟着你。”桑杰笑了,“它说,你是它的船长。”

林小满蹲下身,抱住那只曾狂吠不止、如今温顺忠诚的狗。“那你呢?你还想去海边吗?”

桑杰望向远方,眼神坚定:“想。但我现在知道了,出发之前,得先学会怎么回来。”

分别时,两人紧紧拥抱。林小满把一支备用觉醒笔塞进他口袋:“记得常写日记。我们都等着听你的故事。”

回到云坪村已是深秋。阿枝带着学生们排练了一场特别演出??一场融合手语、绘画、节奏打击与光影舞美的“无声诗剧”。主题是《纸船漂流记》,讲述一艘载满心事的小船穿越群山大河,最终抵达大海的过程。

演出那天,全村人都来了。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天空飘起细雪,孩子们齐齐举起手中的纸船,上面写着各自的愿望。有“我想唱歌”,有“妈妈抱抱我”,也有“我要当画家”。

林小满站在台下,眼眶湿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