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禄之事太大了,非当代才有。”
魏广德有些喃喃道,不过随即心里就是一动。
张居正早不提晚不提,这个时候单独和他说起宗室之事,怕是也是有什么想法才对。
想到眼看着朝廷财政收入保障,难。。。
“智慧乡村操作系统”1。0版本上线后的三个月,整个团队进入了紧张的反馈收集与优化阶段。方子昂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排得满满当当,除了例行的技术会议、产品评审会之外,还要抽出时间亲自走访几个试点村庄,了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西南某省的李家村是其中一站。这里曾因误操作导致补贴申请被驳回而一度引发争议,如今却成了首批推广示范村之一。方子昂走进村委会时,正巧看到李春燕在给几位村民讲解如何使用新加入的“语音助手”功能。
“您试试说‘我要申请低保’。”她一边演示一边解释,“系统会自动弹出对应的申请表,并引导您一步步填写。”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半信半疑地对着手机念了一遍,果然屏幕上跳出了表格,他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哎哟,这玩意儿还真灵光!”
旁边的村民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各种问题。有人问能不能用方言操作,有人想知道怎么预约医生上门服务,还有人提出希望系统能提醒他们农事节气和天气变化。
方子昂站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暗自记下了这些反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用户越多,需求就越复杂;而技术越先进,就越容易与现实脱节。他必须确保团队始终保持着对基层声音的敏感度,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被时代抛下。
回到总部后,他立刻召集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召开专题会议。“我们要建立一个动态更新机制。”他在会上强调,“不是等用户来提意见,而是主动去发现他们的潜在需求。”
林浩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可以在后台设置行为分析模型,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推荐功能模块,同时增加‘一键求助’按钮,方便那些不熟悉操作的人随时联系辅导员。”
这个提议很快被采纳,并迅速进入开发流程。与此同时,团队也开始尝试将AI算法应用于更多领域,比如农业病虫害识别、农村教育资源匹配、以及村级财务审计辅助等。每一项新功能的推出,都会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地验证,确保不会对基层治理造成干扰。
然而,就在一切稳步推进之际,一封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函件再次打破了平静。
函件内容指出,“智慧乡村操作系统”在部分地区的数据共享机制存在模糊地带,尤其是在涉及农户土地流转、宅基地审批等敏感信息时,缺乏明确的操作规范。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违规情况,但考虑到这些数据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建议暂缓进一步推广,待制度完善后再行推进。
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团队内部引发了激烈讨论。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法务总监王倩在会议上皱眉说道,“我们必须厘清政府、企业、村民三者之间的权责边界,否则迟早会出事。”
“我同意。”林浩接过话头,“我们可以先暂停新增功能的开发,集中精力梳理现有系统的合规性,尤其是数据权限管理这块。”
方子昂沉思片刻,最终拍板:“我们不能因为遇到问题就退缩,但也不能盲目冒进。从现在开始,所有涉及数据共享的功能必须经过双重审核??技术和法律都要把关。”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团队进入了高强度的调整期。他们联合政府部门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官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同时,组织技术团队重新设计数据访问权限模型,引入区块链技术以增强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整改工作异常繁琐,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是通往更广阔未来的必经之路。
终于,在三个月后,新的《智慧乡村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正式出台,明确了各级单位的数据调用权限,并建立了完整的审计追踪机制。这份文件不仅为平台的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模板。
随着政策落地,“智慧乡村操作系统”2。0版本也悄然上线。这次升级不仅优化了原有的核心功能,还新增了“村级信用评价体系”、“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农村金融服务入口”等多个实用模块,真正实现了从“工具提供者”向“生态构建者”的转变。
然而,正当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某个深夜,方子昂接到一通紧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林浩焦急的声音:“老方,我们的数据库可能遭到了黑客攻击!部分试点村的土地信息出现了异常访问记录。”
方子昂心头一紧,立刻赶往公司。会议室里已经挤满了人,技术团队正在进行紧急排查。屏幕上的监控数据显示,攻击源来自境外,且手法极为隐蔽,显然是有预谋的行为。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数据已经被泄露。”安全主管冷静地汇报,“但我们检测到多个异常登录尝试,对方似乎在试探我们的防御系统。”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方子昂果断下令,“关闭所有非必要的外部接口,同时通知监管部门备案。”
这场危机持续了整整三天。在这期间,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临时冻结部分高风险数据访问权限、加强防火墙防护等级、邀请国内顶尖网络安全专家协助分析攻击路径等。最终,在多方努力下,黑客的入侵企图被成功阻断,所有关键数据安然无恙。
事后调查发现,这是一次由境外组织发起的定向攻击,目标正是“智慧乡村操作系统”中涉及的土地确权信息。尽管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失,但这件事彻底暴露了智能乡村建设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隐患。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了。”方子昂在全员大会上语气沉重地说,“未来,我们必须把网络安全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而不是事后补救。”
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应运而生??“数字乡村安全盾”工程。该项目旨在构建一套覆盖全国试点村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涵盖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威胁预警等多个维度,并设立专门的应急响应中心,确保一旦发生攻击,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与此同时,团队也开始着手推动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他们受邀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乡村发展论坛,并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在智慧乡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不少发展中国家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希望引进相关技术,用于本国的乡村振兴项目。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方子昂始终保持清醒:“我们要走出去,但前提是确保自身足够强大。技术可以输出,但底线不能妥协。”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团队经历了风波、挑战与成长,也收获了信任、尊重与责任。
年终总结会上,方子昂望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些人中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有默默耕耘的技术工程师,也有奔走一线的乡村辅导员。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却因同一个梦想汇聚在一起。
“过去一年,我们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说,“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科技的力量,不只是改变世界,更是温暖人心。”
窗外,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但会议室内的灯光依旧明亮,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