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医馆大夫的我加入了锦衣卫 > 第953章 对穿肠的选择(第1页)

第953章 对穿肠的选择(第1页)

夺命书生没有多想,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对穿肠。

做人,最难能可贵的,便是有自知之明。

他是一介武夫,动手杀人在行,权衡利弊、推算可行性就不是他擅长的了。

对穿肠则是捻搓着老鼠须,时而眉头舒缓又紧锁起来,时而眼前一亮却又光芒暗淡。

不得不说,面前这青年提供的脱罪理论十分靠谱。

就拿世子来说,很清晰的考虑到了丹书铁券以及社会舆论两方面。

或许有人会认为,丹书铁券对于龙颜大怒的皇上而言,就是一块废铁,当不得真。

然而,皇上若真是这么喜怒无常,朝令夕改,那他就坐不稳屁股下的龙椅。

丹书铁券是什么?

那是先皇,甚至是先祖赐给这些世袭罔替的亲王的宝物,数量不多,但也不少。

若是贸然视之无物,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孝道问题。

大明重孝道,孝子杀人,若是为父报仇、为母鸣冤,可以减刑甚至免罪!

皇上当然也不能免俗。

这就是为什么先皇所推行的政令,即便是不合时宜,甚至于当今朝堂有害,皇上也要酌情再酌情。

丹书铁券也是如此。

先皇乃至先祖赋予这些亲王的权利,后世子孙不能不管不顾。

其次,亲王世袭罔替,爵位由长子继承,可次子也并非一无所有,除长子外,亲王余子皆封郡王。

郡王长子承袭郡王爵位,余子皆封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下面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代代相传下来,造就了大明数十万宗室子弟的‘盛况’。

这些人里面,哪怕九成九的人都是无能草包,可总归还有那么几百一千的有能之士。

皇上可以不在乎一个两个人的想法,但不能不考虑成百上千人的态度。

当然了,宁王毕竟是造反,而世子毕竟是宁王嫡子,若是真要较真,丹书铁券能否保全他的性命,也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间。

而皇上是什么想法,又要看世子的态度与作为。

要知道,宁王固然谋逆造反,可他并不蠢,造反之前,也煽动了社会舆论。

从自己的祖宗是如何被成祖皇帝胁迫着举兵靖难,又如何一开始答应了将天下分而治之,后只字不提,反倒攫夺兵权。

可以说事无巨细,此外,宁王又专门找人列举了当今皇上昏庸无道的罪证,甚至就连太后懿旨也伪造了一份,就是为了师出有名。

或许这‘名’在朝堂官员看来,可笑至极,纯粹是胡搅蛮缠。

可百姓愚昧,又哪里懂得这背后的弯弯绕?

无外乎人云我亦云。

可若是依照青年所提之建议,由宁王世子以为父亲赎罪为由,入古刹修行佛法。

无论此前宁王找了何种理由,来佐证自己谋逆的合理性。

可都要在世子这一记父辞子啸的背刺下,付诸东流。

朝廷非但不会将世子诛杀,反倒还会派遣太医帮宁王世子调养身体,以免他过早的死了。

试想一下,若是宁王世子入古刹修行一两年的时间便死了,这故事根本无法引起轰动。

甚至若是流传出去,反倒会让人以为宁王的罪过不过如此,世子诵经两年便将其抵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