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有我在一日,你们好好办差,便不会亏待大家。”
听到这话,六个书吏哪有不高兴的。
魏来眼睛最亮,他本就是个读书一般的书生,秀才都没考上。
不少人都说他做事太直,不好相处。
没想到四十多了,却有这机缘,立刻谢过苏主事,恨不得立刻履行职责。
剩下五个书吏各有安排。
都是按照他们的性格能力定下职务。
其中一个叫罗飞跃的书吏跟着运粮队伍去了府城。
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户房代主事。
知道后,定然高兴到极点。
剩下的十二个差役,有四个同去府城。
苏清跟武捕头对他们都有安排。
武捕头为总捕头,下面再分为三班衙役。
快班负责缉盗,壮班负责看管仓库跟罪犯,皂班负责站堂行刑。
每班一个捕头,下面差役不等。
也就是说,在这十二个人里,又选出三个捕头。
选中的三人自然是平时办差勤快,能力又不差的。
先把衙门架构搭好。
接着就按各部门的需求招人。
衙门正堂上,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
十岁的刘小妹来送茶水时,还以为众人在吵架呢。
还是苏清拉着她笑:“坐下来看热闹吧。”
讨论到最后,六房各招两个书吏,三班下面招四个差役。
还有门房处,至少要招四个。
加起来都要二十八个人。
苏清立刻算了算每月所需俸禄。
完了,都有点后悔提招人的事了。
“要不再减?”苏清道,“月钱都要发不起了啊。”
衙门最开始的一二十人,大家职位有些变动,俸禄肯定涨了。
加起来,一个月就要发二十多两银子。
这还没算平时的伙食费。
现在再招二三十人,支出直接翻倍啊。
一想到衙门什么都不做,每个月净支出上百两,苏清就无比心痛。
维持衙门运转,实在太难了。
苏清抱着账本,含泪点头。
算了。
看在接下来差事更多的份上,还是招吧。
账本又划走一笔银子。
苏清还来不及难过,就在衙门看到个意外的人。
县学主事顾教谕,顾从斯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