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只当不知道,吩咐武捕头安排人手去府城送秋税。
“交完之后,不用着急回来。”
“在府城打探打探消息,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
武捕头听令,派了几个最机灵的手下过去。
等运粮队伍出发,苏清难得安慰顾从斯:“咱们南江县送去的粮食已经不少了。”
“不信的话,等他们回来,你就知道了。”
外面那么乱。
能给些秋税,就是给足府城面子。
大家各扫门前雪还来不及,谁有这种闲工夫。
再者,一个知府逃跑的府衙,苏清并不认为这些粮食能到百姓手中。
“还是给多了。”苏清最后感慨道。
顾从斯并不接话,说了句回县学了。
衙门事情渐渐有条理起来,顾从斯并不需要一直在这。
苏清自然无所谓,笑眯眯点头。
见苏清不留他,甚至对云喜他们道:“人手还是太少了,若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举进衙门。”
“最好是读过书,识字。”
“秀才?秀才最好。”
衙门书吏不过六个,差役十二个。
顶多加一个门房兼随从云喜。
还有帮忙倒茶水研磨的刘小妹,就是已故主簿的女儿,留她做做事,也是为了给刘家发主簿俸禄,不然母女两人日子难过。
所以说衙门本就没多少人手,运粮队伍一走,更是少的可怜。
现在手头终于宽裕了。
招人!
必须招人!
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压榨员工的人。
招人的消息传出去,衙门众人都高兴的不行。
太好了。
终于招人了。
天知道他们在苏主事手下,一个人要身兼多少差事。
每日天不亮起来,天黑才躺下。
当然,苏主事也是这般,很多时候他们走了,主事还在批改公文。
再说,跟着苏主事做事,还有一种成就感?
反正她是这么说的。
现在百姓们看到他们,个个都很客气。
这跟之前的客气不同,以前多多少少带着惧怕,如今却是心悦诚服,因为感激才客气。
这种感觉太不一样了。
但凡感受过一次的人,绝对不会忘记。
让他们更加惊喜的是,苏主事道:“六个人,正好分到吏户礼兵刑工六房。”
苏清念了几个名字,其中最公正的书吏魏来,做吏房代主事。
她暂时没有权利,直接让他们做各房主事,故而加了个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