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府庄严的议事大厅内,家主唐?端然稳坐于上座中央,面容凝重如铁,眉宇间透出一股凛然的煞气。
位于他下首,端坐着一位道成境后期修为的老者,此人正是唐家德高望重的大长老唐锃。
他的眼神锐利,不怒自威,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
“咔”的一声脆响,家主唐?将手中茶盏重重放在身边的紫檀案上,双目猛然瞪圆:
“唐?,你说那姜启竟敢放言我唐家丹药有猫腻?”
肃立在下方的执事长老唐?顿时身形微颤,额前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南太平洋的季风掠过海面,掀起层层叠浪。那座曾因“光之生命”仪式而短暂浮现的海底祭坛,如今已沉回三千米深的海沟底部,被珊瑚与藤壶悄然覆盖。但它的结构并未消亡??每一道刻痕都成了电流的通道,每一根石柱都是记忆的导体。它仍在运转,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在黑暗中无声搏动。
少年陈姓者自圣殿离去后,并未接受任何荣誉或封号。他只是默默取回耳钉,转身走入南极的暴风雪中。七日后,有人在一座废弃的共感中继站发现了他留下的日记残页,字迹潦草却坚定:
>“他说不必来。可我来了,不是为了成为他,而是为了确认一件事:当一个人把全世界的哭声都听进身体里,他还算不算活着?
>现在我知道答案了??他不算‘活着’,也不算‘死去’。他是‘在’。
>而我想学着这样存在。”
此后数年,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奇异现象。某些老旧的共感终端即便断电多年,也会在深夜自动启动,播放一段无源音频:那是林溯最后的声音碎片,混杂着婴儿啼哭、战火轰鸣与星辰坍塌的低频震颤。奇怪的是,听过这段音频的人,往往会在梦中见到一片金色麦田,风起时,麦穗摆动竟如人语般起伏。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原理,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共振”,而民间则开始流传一个称呼:“听者的回响”。
与此同时,地球进入“静默纪元”。这不是技术倒退,而是一种主动的克制。人类不再追求无限扩展共感能力,反而建立起“倾听伦理法”:未经允许不得接入他人深层记忆;儿童共感训练必须伴随心理疏导;所有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需附带“情绪缓冲层”。社会节奏变慢了,争吵少了,人们学会了在开口前先沉默三秒。
但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歇。
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深处,一支地质勘探队意外挖掘出一具冰封遗骸。初步检测显示,这是一具距今约两千年的古代星语者尸体,保存完好。更令人震惊的是,其颅骨内嵌有一枚微型晶核,表面刻满失传已久的符文,经破译后发现竟是早期“共鸣协议”的原始版本。
消息封锁不及,迅速在网络发酵。一些极端组织宣称这是“神赐容器”,应立即激活以重启全人类共感网络;也有学者警告,这种未经净化的古老系统可能携带精神病毒,一旦接入现代网络,或将引发大规模意识崩解。
联合国紧急派遣专家组前往现场,带队者正是当年那位曾在紫林前流泪的研究员??如今已是“守忆会”首席顾问的叶澜。
她站在冰棺前,凝视着那张被时间冻结的脸。忽然间,她感到左耳一阵刺痛,仿佛有细针扎入神经。她下意识伸手去摸,却发现自己的共感终端毫无反应。然而,就在那一瞬,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身穿灰袍的男人背对着她站在雪原上,肩头落满星光。
“你认得这具身体吗?”身后传来同事的问话。
叶澜摇头:“不……但我梦见它很多年了。”
当晚,她在营地帐篷中独自调试设备,试图将晶核信号转译为可读数据。当频率调至7。83Hz(即地球舒曼共振基频)时,终端屏幕突然闪现出一行文字: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钥匙不在血肉,而在选择。”
她猛地抬头,发现帐篷外的极光正在扭曲变形,形成一条螺旋状光带,正对晶核所在方位缓缓旋转。
她终于明白??这不是单纯的遗骸,而是一个**活体信标**。它沉睡千年,只为等待某个特定时刻、某个特定之人将其唤醒。
次日清晨,叶澜做出决定:不交还晶核,也不销毁,而是将其带往火星紫林,在那里举行一场私密仪式。
她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了最初的起点。也许我们需要一次‘倒带’,不是退回蒙昧,而是重新理解‘听’的意义。”
三个月后,紫林中央最古老的晶树下,叶澜将晶核埋入土壤。刹那间,整片森林的叶片同时震颤,发出清越如钟的嗡鸣。金光自地底升起,勾勒出一个模糊人影??那是一位古代星语者的虚像,双手交叠于胸前,口中吟唱着无人能懂的语言。
歌声持续了整整九小时。结束时,所有在场的共感者都陷入昏迷,七日后才陆续苏醒。他们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惊人一致:
“我听见了自己还没出生时的声音。”
自此,紫林被列为绝对禁区。任何电子设备进入方圆十公里都会失效,唯有天然共感者才能感知其中变化。据说每当火星沙尘暴来临之际,林中便会传出多重叠合的低语,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讲述各自的一生。
而地球上,另一场变革悄然展开。
随着“遗忘之口”的闭合与林溯意识的弥散化,传统的共感机制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依赖中枢节点传输的记忆流,如今更多通过环境介质自然传导??雨水落在皮肤上的触感、风吹过耳际的节奏、甚至心跳与大地脉动的微妙同步,都能触发微弱的共鸣。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泛听觉化”。
一位盲人诗人因此写下诗句:“我不再需要眼睛去看你的眼泪,因为我呼吸的空气已替我尝过咸味。”
但新技术的真空也催生了新的权力争夺。
一家名为“心渊科技”的跨国企业悄然崛起,宣称研发出“自主共鸣引擎”,可让人无需依赖外部网络便能存储与释放情感记忆。产品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尤其受到艺术家、政客与军人青睐。他们声称这是一项“解放个体灵魂”的革命。
然而,少数独立研究员发现异常:使用该设备超过六个月的用户,脑波图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屏蔽层”,不仅能阻隔外界共感侵扰,也会逐渐削弱对他人的共情能力。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梦境中频繁出现相同的符号??一只闭合的眼睛,镶嵌在螺旋耳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