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在开发之初,江浙一带本就是富庶之地,交通网络成熟,市场消费能力强劲,更不用说当地政府在土地、税收、宣传资源上的倾力支持。”
“我们明阳,能争取到省市层面的政策扶持已属不易,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摸索,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陆江河的言下之意,若有同等的重视和投入,明阳未必会逊色。
周凯轻轻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了然,也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的优越感。
“陆县长,所谓因地制宜,前提是‘地’要‘宜’。如果一个地方的各项基础条件,本身就不太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再多的‘重视’,恐怕也只是事倍功半。”
周凯的仕途履历,在座的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经手过的项目,参与过的大规划,远非明阳这种山区小县的干部所能比拟。
他见过的场面,经历过的风浪,自然也比陆江河要多得多。
只是,这位空降江州的市领导,自履新以来,却似乎并未感受到预想中的那种众星捧月。
相反,年前那段时间,江州市的报纸、电视台,那段时间连篇累牍报道的,却是明阳县的万寿度假村和那位年轻的陆县长如何锐意进取,如何开创山区发展新局面。
这种舆论上的“冷遇”,让周凯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微妙的失落,进而化为一种想要与陆江河一较高下的念头。
这种念头,并非源于什么不堪的嫉贤妒能,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使然。
出身优渥,仕途顺遂,几乎未曾遭遇过真正的挫折,这种经历养成了他骨子里的自信,也让他习惯了掌控局面,习惯了成为焦点。
在他看来,陆江河不过是个小小的县长,即便有些成绩,也理应在他这位市领导面前保持足够的谦逊。
陆江河自然无从洞悉周凯内心深处的这些波澜。
他只感觉到,从会议开始,这位周市长的话锋就处处透着对万寿度假村项目,乃至对他本人的审视与质疑。
那份若有若无的敌意,虽然被掩饰得很好,但陆江河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
只是,害怕?陆江河心中从未有过这两个字。
你是红三代又如何?你是上级领导又如何?工作面前,难道不应该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吗?我凭什么要无原则地让着你?
周凯话里话外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那种对山区县发展潜力的轻视,彻底点燃了陆江河胸中的一股不平之气。
他觉得自己必须回击,不仅是为了万寿度假村,更是为了明阳县数十万渴望发展的父老乡亲,为了那份不甘落后的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