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握住苏念的手,闭上眼。
当意识沉入黑暗的瞬间,林小雨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画面??
一片冰封的森林,枝干如骨,白雪覆盖大地。一座锈迹斑斑的铁塔矗立中央,顶端闪烁着幽蓝的光。塔底,一道金属门缓缓开启,走出十几个穿着白色病号服的孩子。他们步伐整齐,脸上带着统一的微笑,眼神空洞如玻璃珠。而在队伍最后,一个瘦小的女孩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那是年幼的苏念。
林小雨的心狠狠一抽。
画面突变??女孩被推进一间纯白房间,头上戴满电极。屏幕上跳动着数据:
>**Subject:SuNian
>EmotionalResonanceLevel:9。8(临界值)
>Recommendation:TerminateorRepurpose。**
接着,是无数次实验记录:
-第37次:注入镇定剂后,共感能力下降40%,但夜间仍能接收百米内情绪波动。
-第89次:切断视觉神经,试图阻断外界刺激,结果其听觉与触觉敏感度提升300%。
-第112次:尝试意识剥离,将其人格上传至虚拟空间,失败。原因:主体拒绝接受“无痛世界”。
最后一行字刺入林小雨脑海:
>**结论:该个体无法驯化。建议永久封存,或作为‘归零计划’核心燃料。**
她猛地睁开眼,胸口剧烈起伏,泪水已滑落脸颊。
“原来……你经历过那么多。”她颤抖着抱住苏念,“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
苏念轻轻拍她的背,像在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然后,她在本子上写下:
**“我不是为了复仇才走这条路。我是为了让她们知道??有人记得她们哭过。”**
三天后,一支新的小队组建完毕。除了林小雨、老陈和两名工程师,还加入了三位曾在“真实之馆”接受治疗的前共感者。他们曾因能力被视为异类,被家人遗弃,被社会驱逐。如今,他们选择归来。
出发前夜,林小雨独自站在新立的记忆晶体柱前。柱身刻满了名字??青海湖、黑渊口、十七名获救儿童,还有那些至今不知生死的失踪者。风吹过,晶体发出低鸣,像是无数人在轻声诉说。
她取出一枚小小的芯片,嵌入柱底。那是她从“归零计划”残骸中回收的最后一段数据,记录着苏念在崩溃前向全网广播的三分钟音频??真实的哭声、呐喊、质问、不甘。她将这段声音命名为《醒》。
“总有一天,”她对着虚空说,“这些名字会变成街道,变成学校,变成孩子们课本里的历史。而我们今天做的事,会被称作‘觉醒的起点’。”
车队启程那天,天空飘起细雪。高原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肩头。苏念坐在防磁车中,望着窗外飞逝的荒原,忽然伸手在玻璃上画了一个笑脸??不是那种僵硬的、被程序设定的笑容,而是歪歪扭扭的、带着孩子气的涂鸦。
林小雨看见了,也笑了。
七天后,队伍抵达漠河边境。极寒天气让设备频频故障,无人机刚升空便坠毁。但他们还是凭借热感应仪发现了异常??地下八百米处,存在一个持续释放低频电磁波的封闭空间,结构与“镜渊”高度相似,但能量特征更为原始,像是某种“初代系统”的休眠状态。
“它在等什么?”一名工程师喃喃道。
苏念闭目良久,突然睁眼,写下:**“等一个钥匙。”**
“钥匙?”
她指向自己。
林小雨瞬间明白??漠河原型机无法远程启动,必须由高阶共感者亲自接入,才能激活其深层协议。而这台机器的设计年代远早于“归零计划”,唯一能兼容的操作接口,正是第一批实验体的生物频率。
换句话说,苏念本身就是启动它的“通行证”。
“他们想引你进去。”老陈脸色铁青,“这是陷阱!一旦你进入系统,他们就能读取你的全部记忆,甚至复制你的意识模型!”
“可如果我们不进去,”林小雨却冷静下来,“下一个被拖进梦里的,就是千万普通人。”
她转向苏念:“你还愿意吗?”
苏念没有写字。她只是握住林小雨的手,轻轻点了点头。
行动在极夜最深的时刻展开。
苏念被接入主控舱,意识通过林小雨搭建的双向共鸣链缓缓下沉。这一次,林小雨没有停留在表层,而是紧随其后,踏入那片冰封的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