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种堪称掘了掘地主的坟的政策,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伤敌一千自损两千的政策。
历朝历代均田免赋也不敢彻底把所有的地主全部均田免赋,顶多是将冒头不听话的地主砍了,将战乱空余出的大片土地重新分给没有土地的流民。
毕竟,听话的地主可是历朝历代的重要税源,地主的土地没人耕种,就意味着朝廷直接掐死了自己的大半个血管。
同时,大量佃户没田可种,就会成为无业流民,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一般的王朝若敢这样干,地主恐怕会毫不犹豫地跟皇帝死磕到底,看你先没钱还是我先挺不住。
但唯独林凡不吃这套,第一,他在海外的大片耕地本身就没有地主扎根,第二,宋朝靠工业贸易与贵金属开采占了目前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还真不差江南地主那点农税。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暂时不差钱,但我就是想搞你们。
在大宋帝国的此次重铸中,林凡毫不犹豫地和中国最广大的底层人民站在了一起,底层民众是愚昧的,但一旦能用正确的政策调动起来,其能量也是巨大的。
一转眼,江南的大片地主都纷纷遣散佃户,而一旦佃户遣散,朝廷每年又要按亩数收农税,转眼间,一批小地主便识趣地将土地还给了官府。
这样,官府便直接把空处来的土地交给原来那些被遣散的佃农,让他们重新成为农民。
而另一方面,则有大地主在硬抗,他们认为如此之多的佃农被遣散,必会形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流民,而官府无法放着流民不管,最后官府的财政肯定会先垮掉,不得不向地主妥协。
然而,他们又错了。
林凡一方面,开始在江浙地区征用土地,以开采贵金属获得的收入投资,建设真正的官营工业场地,这也算是全世界最早的大型工厂了。
纺织,火药,冶金,铸造,木工,造船。。。。。。林凡在城西附近画出了上万亩地,直接雇佣这些流民在拓光调来的老工匠们的指挥下,造起了一座座工厂,并直接让这些流民作为雇工,成为工人。
尽管工厂不会一天就盖成,但直到盖成之前,宋朝的财政足以承受半数流民的务工工资,为了宽裕财政,林凡特意放稳妥了些,只流下了三成流民,大概一百多万人从事城西一带的工业开发。
而剩下的七成,则被林凡直接往海外运,在海外广袤的殖民地中,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需要人力的地方多的是,根本不会出现有人无地可种的问题。
大地主们认为他们的反抗可以制造社会矛盾,但只要蛋糕足够大,社会矛盾就可以得到缓解。林凡本身也正需要多余的人口来充实海外领地的建设,正需要这些流民呢。
这下,大地主也慌了,他们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不断高价从官府手中购买战争中征服外族得到的奴隶,帮助他们耕种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