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索忠信和张都海率领的明蓼军主力返回辽宁省沈阳城,已经是大明永历十六年元旦,也就是大清的康熙元年。
大清的康熙新纪元,同时也是大明永历的最后一年。
就在数月以前,大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被缅甸国王莽白采取欺骗的手段诱捕,之后扭送给逼近的清将吴三桂,他身边的亲随如沐天波、马吉翔、庞天寿和王坤等悉数被杀,唯有王坤的干儿子郝为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才侥幸逃脱。
郝为按照既定的方案,跟着吴三桂一路潜行来到了昆明城打听消息。
吴三桂因为擒拿永历皇帝的巨大功绩,算是为刚刚登基称帝的康熙皇帝献礼,因而受到了清廷的极大赞扬,清廷实际的掌权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以康熙皇帝的名义,加封吴三桂为亲王并世袭五世不递减,对于吴三桂的要钱要饷要人的要求,清廷都是尽量满足。
尽管已经身处清廷最高的亲王爵位,平西亲王吴三桂还是有点不放心,他虚心地求教来到贵阳视察的五省经略洪承畴,想要询问今后的行事方略,洪承畴只是淡定地说道:
“不可使西南一日无事,否则就会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吴三桂听完后非常受用,他一面利用清廷的资源发展自己的势力,刻意笼络当初投降自己的大西军将士,并按照既定计划,不断对周边的土司州发动进攻,故意挑起民族矛盾,使得云南一带小规模的动乱不断,吴三桂才能够一直安稳地享受荣华富贵。
只是很多时候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原本打算按照清廷的意思,将永历皇帝朱由榔和皇子一起送到北京城,清廷到时候就可以利用永历皇帝的名头来招抚一些忠明武装,再将永历皇帝束之高阁,实在用不上了再给暗杀得了。
洪承畴却对吴三桂说道:
“假如让朝廷顺意,那么云南一地如何才能持久不平?
各地的所谓的‘义军’的大义不再,谁还愿意冒死一搏?
到时候如何才能使王爷你有机会出兵平定呢?
况且沿途还有西贼、顺贼、郑盗和蓼匪的势力,万一途中有个意外,到时候的责任是大王能够担得起的吗?”
吴三桂非常赞同洪承畴的主张,洪承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必须就在昆明杀了永历和他的皇子们,到时候再刻意传出谣言称永历皇帝或者其皇子已经成功逃脱,给那些复明分子留下希望,才会有人前赴后继地为那极其渺茫的一线希望,而心甘情愿的牺牲。
至于如何取信于清廷,对于吴三桂来说也很简单,他特意派人将自己的意见以密函的形式报告给清廷知晓,得到清廷的同意后,然后再邀请就在昆明城内的满洲贵族兼太皇太后的心腹,定西将军舒穆禄。爱星阿和安南将军佟佳。卓罗,一同见证永历皇帝的最后时刻。
可以说吴三桂真正把永历皇帝朱由榔卖了一个好价钱,按照吴三桂的意思,要把朱由榔和他的皇太子、后妃等亲眷二十五人全部斩首的。
但是爱星阿和卓罗反而比吴三桂厚道,认为永历皇帝朱由榔虽然为帝不堪,但是毕竟曾为一国之君,为了维护大清豁达的声誉,还是应该给朱由榔及其家人一个体面,主张保留全尸。
吴三桂便按照爱星阿和卓罗的意见,命令部下将领吴国贵在众多清将的注视下,用弓弦勒死了大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其他部下也是如法炮制,将永历的皇太子和其他亲眷共计二十五人全部勒死。
为了毁尸灭迹,在爱星阿和卓罗的亲自再次验明正身后,派人将永历皇帝朱由榔及全家人火化后,由卓罗派人拾取了部分残骨,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报告给了北京城知晓。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云南和贵州一带都有小规模的起义发生,都被吴三桂派人一一平息,清廷看到西南暂时平息下来,就让满、蒙、汉旗军北返进行休整,默认吴三桂世镇云南。
而在灭亡了永历皇朝后,名义上还在“作乱”的地方便只有了茅麓山、福建和辽东三地,但是除了辽东带给北京城以巨大的威胁外,其余两地均是没有了太大的影响。
清廷便以四川总督李国英挂帅,指挥四川、河南、陕西、湖广四地的地方绿营十万人开始加大对夔东茅麓山一带的进攻力度,很快便扑灭了包括王友进部、刘世俊部、刘芳亮部、李弥昌部、罗戴恩部、罗岱部等部在内的大量义军,重要义军将领袁宗第和郝摇旗被俘后不屈被杀;
原大顺军将领马腾云部(即马重禧)、塔天宝和党守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李来亨的结拜兄弟,却在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了向满清投降。
茅麓山一带很快便只有皖国公刘体纯和临国公李来亨领导的顺军余部还在苦苦支撑。
看到茅麓山一带也趋向结束之际,清廷又将主要绿营兵力调往福建,采取先声夺势之策,宣布“禁止再与逆郑进行谈判”,并将一直羁押的郑芝龙、郑芝豹等人全家老少一个不留,全部处死,远在福建的郑鸿逵也因而惊惧而死。
即使如此,仍然没有打消意志坚定的国姓爷朱成功的决心,他还是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将“红毛鬼”驱逐出境,收复了台湾这块相对来说较为辽阔的后勤基地。
不管他的初心如何,能够为祖国收复失土的人,就是民族英雄,施加多少赞美之词都不为过。
可惜好景不长,一来台湾当时还是烟瘴横行,将士们多有疾病发生,包括国姓爷朱成功也是深感不适;
二来闻听部下报告自己的长子朱锦(注:即郑经)竟然与自己的乳母私通并且产子,这种严重违背纲常伦理之事又被有心人给故意扩散,消息传到了国姓爷的耳朵里,几乎相当于是被人指着鼻子痛骂,让他气愤异常。
此时的他正在严肃军中纪律,可是自己的长子却在拆台,他一气之下便下令派人将朱锦和乳母一并斩杀。
可是此时的朱锦已经是思明、金门一带的实际掌控者,更加上有心腹陈永华从中探查消息,面对着生命威胁,他怎么肯坐以待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