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郎连忙避让到一旁,不肯受李知州的礼,又把他扶了起来。
“大人放心,这事只有我们仨人知晓,我家大娘子也不是那种多舌的人。”
李知州心中的感激,无以言表,人到中年,他连家中老小都养活不起,真是惭愧。
吴二郎要留李知州在家用饭,李知州不肯,说是家中老小还在等米下锅,他怎好在这用饭。
冯氏得知李知州不在府中用饭,说什么都要走。
“妈妈,快去灶房,让胡娘子把做好的菜,都装到食盒里。
另外,再让她使唤几个人,去外面捡那上好的羊腿要两只,鸡鸭几只……”
冯氏对身旁的奶妈卢婆子说道,又让崔儿赶快去后院寻旺儿,让他把马车赶到灶房门口。
那边的梁堇刚把胡娘子要的鸡子买回来,就见灶房门口停着府里的马车。
胡娘子几人正在往马车上抬麻袋,这麻袋里装的是米。
“你可回来了,姑母让我去买五只鸡,五只鸭,我一个人去如何拿得动。”
红果攒着钱袋子,拉着刚把鸡子放下的梁堇又出去了。
马车走的是角门,怕走正门惹人注意,一趟拉不完,旺儿赶着马车,带着卢妈妈亲自去的李知州家里。
吴二郎放李知州归家时,东西已经全送到他家里去了。
“大娘子,今日多谢你。”
吴相公见屋里没人,就朝炕上的冯氏拱手作揖。
他手里没银钱,吃的都是冯氏的,如今冯氏又帮了他大忙,让他不知如何谢她。
“官人,你我夫妻,本是一体。
谢我便见外了。”
冯氏让他起身,别让丫头突然进来看见了。
吴二郎直起了身子,贴着冯氏在炕上坐下,
“李知州寻我们借粮这事,可不能让外人知晓了。”
“还用你嘱咐,我自是晓得的。”
冯氏跟前是一张炕几,炕几上摆着一匣子松子,上面又铺了张手绢,她剥好的松子就放在了手绢上面。
她捡起一颗松子仁,一边说,一边喂到吴二郎嘴边。
吴二郎那一本正经的脸上有些微红,瞅了一眼门口的布帘子,见没人这才吃了。
“青州的富商,手里都囤着米不肯放粮,青州的米价这般高,谁又能吃的起?
知州相公家都无米下锅,那些小民人家,又该怎麽办啊……”
吴二郎犯起了愁。
与外人说知州
家里无米下锅,怕是那些人都不信。
他若是没有大娘子,怕是和李知州差不多,也要靠借粮度日。
他一个同知,一年的俸禄名义上有一百多贯钱,朝廷也赏了田,每年还有料钱,添支钱,折后在一起,瞧着多。
可这些银钱,还要拿去走动关系,到了年节,仅是与人送礼,都要送去一大半不止。
每隔三年还要回京述职,由汴京考察政绩的官员决定你去哪赴任。
吴相公若是一贯银钱都不送,是走不到如今这个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