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钰在一旁看见祖孙俩执手相劝的场景,鼻头发酸,别开脸去不忍看。
“好,”钟晏如颔首道,“祖父回去后切莫忧思,先把身子将养好,才是最要紧的。”
林岱渊连声道好。
“好孩子……”他动了动唇,最终没说出旁的话。
随后,林岱渊退开距离,又恢复了往日的肃正。
“走吧,”他侧首对林怀钰说,“我们回府。”
午后风起,钟晏如目送二人走出宫门,直至看不见,他仍伫立在原地不动。
少年的发梢随风飘逸,明明处在青天白日,他的侧颜却如蒙暗室。
夏封悄悄打量着他,总觉得对方此次有了求生之志后,整个人变得愈发叫人捉摸不透。
“殿下,回去罢。”夏封请示道。
“嗯。”少年收回眼,朝高墙深宫内走去。
回到他熟悉又陌生的金笼。
*
翌日早朝,消失数日的林岱渊再次出现在众官员眼前。
成帝在昨日又追加了道圣谕,革去林岱渊的阁老之位,保其资政大夫的品阶。
资政大夫,正二品文散官,空有其名,却无实权。
然观前阁老神态,他仍旧宠辱不惊,仍旧一丝不苟,仿佛从未遭受不测风波。
但在开朝后,男人率先出列,道出令众人大吃一惊的请求。
“承蒙圣恩,臣得以居要职已久,得已施展抱负,酬谢百姓。然臣如今志已尽,决政之心耐乏,气力将穷。故而提请致仕,还望吾皇恩准,感激不尽。”
林岱渊如今不过是知天命的年岁,古往今来,多少能人都是在这个岁数继续向上攀登。
突然致仕,实在叫人觉得惋惜。
但朝上诸位混到现今的官职,哪个不是人精。
联想到林岱渊这几日大起大伏的经历,便能想通。
林老这是暂避风头,以退为进,未必不是明智之举。
成帝面上亦闪过几分讶异,随即出言挽留:“林大人虽一时失言,但已知错悔改,善莫大焉。在朕心中,你仍是我朝股肱,当真要就此致仕吗?”
林岱渊再次坚定道:“多谢陛下,但臣去意已定。”
“也罢,爱卿决意如此,朕也无法苛求。”成帝轻叹了声,摆手批准。
君王此刻又表现出海量的宽容:“择日朕在宫中设下宴席邀百官,为林大人庆贺摆脱案牍之劳形。”
“多谢圣上给臣此等殊荣。”林岱渊深深躬身,敬谢皇恩。
下朝时,诸多领受过林岱渊教诲的官员纷纷围上来,与其作别。
林岱渊一一与他们拜别,周身尽显名士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