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痛苦和平共处》
课堂上,他拿出一枚破碎的镜子,摆在桌上。“很多人觉得,完整的记忆才是好的。可你看这镜子,碎了,但它依然能反光。甚至因为裂缝,照出了更多角度的世界。”
台下一名少女举手:“可是……如果太疼了怎么办?”
“那就允许自己暂时闭眼。”他温和地说,“但别掐灭心火。只要火还在,总有睁眼的一天。”
多年后,这门课成为高武体系必修模块,教材封面印着一句话:
>“你可以受伤,但不必破碎。”
时光继续流淌。
又是一年熄灭节,全球同步默哀。就在万籁俱寂之际,星台光球突然释放出一道环形光波,覆盖整个大陆。所有正在冥想的觉醒者同时感受到一股温柔的力量扫过心灵,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抚过头顶。
紧接着,几乎所有人的心火颜色都发生了细微变化??不再是单一色调,而是呈现出双色交融的状态:主色代表自我意志,辅色则隐约映射出某个重要之人的印记。
医学界称之为“情感共生现象”,哲学家称其为“灵魂互文时代开启”。
而孩子们只是兴奋地说:“我的心火现在会变色啦!每次我想起妈妈,它就会闪一下金光!”
这一年,新一代唯心流武学正式纳入国家武考大纲。其中最高阶技能不再以杀伤力命名,而是叫做:
**“承愿式”**
释义:以他人之愿为己愿,借记忆之力唤醒超越个体极限的共鸣战意。非大爱者不可习,非真心者不能成。
首位掌握此技的考生是一名十七岁少女,她在实战测试中面对十倍于己的虚拟敌军,未出一招攻击,只是闭目低语:“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刹那间,战场浮现万千光影,皆为历代牺牲者的残念。他们并未出手,只是并肩而立,形成一道无形屏障。敌军攻势戛然而止,系统判定:防御胜利。
考官问她:“你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
她笑了笑:“因为我奶奶说过,最强的盾牌,从来不是钢铁,而是‘我不想让你受伤’这句话。”
岁月如河,载着记忆奔流不息。
某日黄昏,武院后园的老树下,叶昭君与林婉再次相遇。两人相对而坐,茶香袅袅。
“你觉得他会回来吗?”林婉忽然问。
叶昭君望着天边晚霞,轻轻摇头:“我不知道。也许他已经回来了,只是换了种方式活着。”
“像那朵花?”
“像每一盏不肯熄灭的灯。”
风过处,檐下铃响,一如当年。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自动翻开最后一页。墨迹缓缓浮现,仿佛有人正在此刻书写:
>“亲爱的世界:
>如果你们还能读到这些字,说明我还没有真正离去。
>不必为我悲伤,也不必为我立碑。
>只要在某个清晨,有人因为想起我而笑了;
>或是在某个夜晚,有人因为害怕孤单而点亮心火??
>那就是我,仍在讲述的故事。”
字迹写完,纸页化为光尘,随风飘散,融入暮色四合的天地之间。
此时此刻,地球上共有两亿三千五百万人在同一秒感受到胸口一热,像是被人远远祝福。
他们中有婴儿第一次咯咯笑出声,有老人含笑闭目离世,有战士在战场上猛然抬头望天,有恋人相拥时许下永恒诺言。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都知道一件事:
我还在这里。
而且,我会继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