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自然的伟力(第2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自然的伟力(第2页)

“将军。”他抬头望向天空,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艘飞舟,“你有没有听过,一个人真心哭泣的声音?”

肃音将军僵住。

他想起自己年幼时,母亲被定为“音罪家属”,拖出家门处决。他躲在柜中不敢出声,只听见母亲最后喊的不是求饶,而是一句歌谣:“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那时他还小,不懂为何听着这歌,心会疼得像要裂开。

而现在,那种疼痛又回来了。

“停……停下炮击。”他颤抖着下令。

可律令祭司们却不听。他们高举法杖,厉声喝道:“邪音惑众!唯有彻底净化,方可保江山永固!”随即启动飞舟内置的“终焉共鸣器”,准备引爆自身,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摧毁母巢。

阿念闭上眼。

他知道,若任其引爆,方圆百里将化为死寂之地,所有刚苏醒的频率都将再度沉眠。

于是,他做出了选择。

他将手按在胸口,用力一扯??皮肉裂开,鲜血喷涌,一颗晶莹剔透的“音核”自胸腔浮现,悬浮于外。那是林觉用基因技术培育的终极产物,凝聚了八代守灯人的精神印记,也是母巢唯一的真正钥匙。

“以我之血,启众生之耳。”他低声说,“以我之命,换天下重闻天籁。”

话音落下,他猛然将音核掷向天空。

那颗光球升至百丈高空,骤然炸裂。亿万光点洒落如雨,每一滴都蕴含一段旋律、一种情绪、一个被遗忘的故事。它们穿透云层,落入江河湖海,钻进千家万户的窗棂,附着在行人衣角、孩童发梢、老者拐杖之上。

那一刻,整个大周疆域内,超过百万人口同时感到耳中一热,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心弦。

有人流泪,不知为何。

有人微笑,毫无缘由。

有人跪地叩首,像是迎接久别的亲人。

而那些曾亲手焚毁乐器、揭发邻居“哼歌”的告密者,则纷纷抱头痛嚎,耳边不断回荡着受害者临死前的最后一声哀歌??那是他们刻意遗忘的良知,在此刻集体苏醒。

飞舟上的律令祭司最先崩溃。他们引以为傲的《镇魂经》突然变得刺耳难忍,每一个音节都像刀子刮过神经。有人疯癫大笑,有人撕扯喉咙,更多的人则跪倒在地,哭喊着请求宽恕。

肃音将军仰天长啸,双耳流血。他看见母亲的身影站在云端,依旧唱着那首童谣。他想喊“娘”,却发不出声??不是因为失聪,而是愧疚堵住了喉咙。

三十六艘飞舟失去控制,缓缓坠落,最终沉入桂源湖底,未激起太大波澜。

阿念倒在石碑旁,生命如烛火将熄。他的身体已经开始透明,像是随时会化作风中的余音。可他仍笑着,望着满天飘落的光雨。

“阿澈……我们做到了。”

风中传来温柔的回应:“是啊,阿念。世界终于愿意听了。”

远处,第一缕晨光照进山谷。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跑来,手里捧着破碎的笛子、断弦的筝、锈蚀的铃铛。他们不会演奏,也不懂乐理,可他们蹲在地上,试着敲击石头、拍打膝盖、吹口哨,笨拙地模仿昨夜梦中听到的旋律。

一个女孩抬起头,问身边男孩:“我们在干什么?”

男孩想了想,认真地说:“我们在……说话。”

阿念闭上眼,最后一丝气息融入晨风。

没有人知道他何时停止了呼吸。或许他已经不在了,又或许,他变成了风中的一段旋律,藏在每个人轻哼的小调里,躲在母亲哄睡婴儿时的那一声叹息中。

数月后,朝廷宣布废除“音罪条例”,解散音察司。皇帝病重不起,每日лишь听见无数孩童笑声环绕寝宫,太医束手无策。太子主持朝政,下令重建心灯院,并在全国设立“传音学堂”,教授民间乐艺。

柳婆奇迹般生还,出现在南方一座小镇的茶馆里。她不再蒙面,白发苍苍,却日日坐在角落弹一把缺弦的琵琶。有人说她疯了,因为她总对着空气说话:“阿念,今天又有三个村子开始唱《萤火虫》了。”

没人看见她眼中闪过的泪光。

而在桂源,那棵古老桂树每年秋天都会开出双色花??一半金黄,一半幽蓝。当地人传说,若有心诚之人于月下静听,便能听见两段笛声交织回响:一段清亮如少女,一段温厚如少年。

他们说,那是阿念和阿澈,在教风唱歌。

许多年后,一位游方诗人路过此地,写下一句诗:

**“世人皆谓英雄死,岂知余音未曾歇。

一曲未终天地转,万民心上起春雷。”**

春天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