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音照常梳洗,就寝。
天色一亮,宫人送她回去,一路平安,宫人将她送到门口,朝她行礼,回宫复命去了。
观主等她一日,站在曲桥上,衣袂摇曳,她走过去,行晚辈礼:“观主。”
“回来了?”观主唇角勾了勾,眼神深邃,将面前的人打量一番,笑容玩味。
季明音聪明,明白她的眼神,坦然回应:“她很乖。”
乖得不像话。言行举止,克制有礼,温润如美玉。
观主冷笑一番,乖?敢做那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与‘乖’字哪里有牵扯,若在寻常人家,活活打死都是应该的。但她是皇帝,没有人敢束缚她。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观主不好揭破,语气也重了三分:“日后你也可盯着她,凡事可为,凡事不可为,你二人商议。”
“我知道了。”季明音答应,私心觉得皇帝是个安分的主子,甚至勤勉律己。
观主低头看着水下的锦鲤,眸光悠远,也不知这桩事情如何罢休。
“走吧,替你诊脉,再过些时日,你就要入宫去了。”
届时,大错铸成,只能一味错下去。
自己求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
春日天气暖和,太后殉葬的阴霾也晴朗之色扫净,取而代之的是各府争相举办春日宴。
季凝骨子里偷懒,别人宴请,她不去,家里也不办宴,好不容易盼来的休沐日大多在家里休息,连带着季明音也不爱出门。
随着针灸的次数增加,膝盖处活血,已然好了许多。
观主也回道观而去。但对于她的失忆之症,暂时无法,季明音也不再深究,专心待嫁。
随着气候回暖,皇帝大婚在即,城里跟着热闹起来,平阳长公主被封为迎亲使,大婚日,奉命迎接皇后入宫。
圣旨刚下,朝臣提及长公主有孕,不宜参加,不如令晋阳长公主代为迎娶。
看似是给皇帝提议,实则是想让晋阳长公主李瑜出府。
端坐龙椅上的皇帝沉默不语,唇角勾着笑,看似言笑晏晏,实则眼神深邃,“卿收了什么好处,竟敢来为她游说。”
闻言,那人吓得跪地叩首,匍匐在地,一句不敢再说。
皇帝盯着她,一时无言,满殿沉静,无人敢求情,毕竟太后丧后不足一月,太后的党羽如何暗地里投靠皇帝,皇帝如今,无论是人脉还是兵力,都足以碾压李瑜。
且李瑜所为,太后一党不耻,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岂会为她求情。
“朕有许多姑母,令她们代劳,何须晋阳长公主。”皇帝神色自若,笑容竟十分坦然,满朝文武皆叩首附议。
商议了两日,令沭阳大长公主去迎亲,她是先帝的亲妹妹,膝下儿女双全,算是有福之人,寓意也好。
大婚前两日,沭阳大长公主前去季家见未来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