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却暗自思忖,这位成王殿下,今日出现在这里,还带着右丞相崔廉,绝非偶然,他拱了拱手,问道:
“不知王。。。。。。王兄与崔相今日驾临迎贺楼,所为何事?”
“若只是听诗,小子这首《登科》,恐怕是搅了二位的雅兴了。”
齐文泰摆了摆手,笑道:
“非也,非也。”
“我与崔老今日前来,本意是想于这众多学子之中,看看能否发现一二可造之材,为朝廷储备些人才。”
“毕竟,科举取士虽是正途,但遗珠之憾,亦时常有之。”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林旭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只是没想到,能在此巧遇方小兄弟这般的国士!”
“你那首《登科》一出,石破天惊,技压群雄!再听其他诗词,已然是索然无味了,所以啊,听诗是没什么意思了。”
齐文泰端起茶杯,目光转向崔廉。
“不如,我们来谈论些别的?”
他意有所指地看向崔廉,笑道:
“崔老,你不是一直说,‘摊丁入亩’之策虽好,但献策之人毕竟年轻,恐是灵光一现,未必有经世济国之才吗?”
“今日正好,方小兄弟在此,何不寻个话题,探讨一二?”
“也让崔老你,亲眼见识见识,方小兄弟的真才实学,绝非仅仅是纸上谈兵!”
崔廉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沉吟片刻,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既然王爷有此雅意,老夫便。。。。。。”
他看向林旭,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方公子,老夫这里,确实有一桩近来颇为棘手之事,正想听听高见。”
“不知方公子,是否听闻过。。。。。。前段时间的山东水患?”
山东水患?
林旭心中一动!
山东!那不正是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老家吗?!
虽然原主人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对于家乡的一些情况,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崔廉见林旭似乎知道,便继续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