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86章 图穷匕见(第1页)

第86章 图穷匕见(第1页)

年关将至,江宁城浸在一片难得的暖意与喧嚣之中。腊月的寒风似乎也被城中蒸腾的人气驱散,街道上人流如织,比往年节前更盛。

贯穿城市的秦淮河畔,早早悬起了各色彩灯,映得河水斑斓跳跃,两岸鳞次栉比的店铺,门庭若市,伙计们?喝得嗓子都有些发哑,脸上却堆满了笑容。

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些新开的,或是挂上了簇新招牌的绸缎庄、布铺,门口高高挂起的青幡上,醒目地写着“江宁织造公司”的字样。

铺子里人头攒动,寻常百姓家的小娘子,大娘们,手里攥着一年辛苦积攒或刚领的工钱,围在柜台前,细细摩挲着那颜色鲜亮、质地细密柔软的“新麻布”。

“二十五文一尺?这么好的布,当真是二十五文一尺?你可莫要开玩笑。”

“错不了,当真是二十五文一尺,王小官人说了,江宁织造公司,是属于咱们江宁人集体的公司,新布生产,不能只为了盈利,更要惠及大家,让大家都能穿得起布,回家给老婆孩子做一身新衣裳。

过年了,这二十五文一尺的新麻布,就是王小官人给大家伙儿的新春贺礼,感谢诸位乡亲父老,这一年来对王小官人的信赖和支持。”

那掌柜的以前原是徐家的住家奴,此时宣扬起王小官人的好来,却竟好似王小官人才是他的老爷一般。

“排队排队,不许抢,限购,知道么,每个人至多买两匹,不许多买,听到了没有?”一旁的学徒同样用沙哑的嗓子在大声的吆喝。

生意实在是太好,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城中的热闹也不止于此,码头方向传来的呼喝声,搬货声不绝于耳,运河里,载满南来北往货物的船只挨挨挤挤,其中不少操着河北、山东、甚至更远北方口音的汉子,有的拖家带口,带着不多的家当,脸上带着初来此地的

谨慎与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是听说江宁王小官人的织造工坊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工钱实在且从不拖欠,甚至真有本事的人还白送给你股票,这才不远千里携家带口南下来寻生计的,

这些人平时都是住在城外工厂那边的,此时却也拖家带口的进了城采买,让本就热闹的江宁城显得有些拥挤。

别看都是外地人,但这些外地人大多都是匠人,有股票且待遇极好的,兜里刚领的铜钱实实在在,敢买肉、敢沽酒、敢为妻儿添置一两样像样的物件,那份充盈感,让他们的腰板也无形中挺直了几分。

正所谓经济在于流通,一家纺织公司,筹资好花销都是千万贯级别的,这种大规模的花销打北宋开国以来,好像都是第一次,股票的价格是涨是跌,那也是富户和豪右们的事,和这些普通的黔首贫民无关。

但正所谓我之消费你之收入,千万贯的流通之下,就算最终落在他们头上的只有十之一二,也足以让江宁城陷入到了空前的繁荣之中。

城内热闹,城外也是不遑多让,富户和士大夫们依旧是聚会于秦淮河畔,而且明显在花销时都比往年宽裕不少,然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新疏浚好的玄武湖才是更好的去处,

只见这玄武湖的湖水澄澈清冽,倒映着岸边新栽的垂柳和远处青翠的钟山,再不复以往淤塞杂芜的模样,

湖岸蜿蜒整洁的道路上游人如织,孩童们举着糖葫芦、面人儿,在人群中追逐穿梭,银铃般的笑声在湖面上回荡,尤其是以介白亭之处,最是热闹。

也不知谁的提议,谁出的钱,王小仙自己都不知道,介白亭旁本就是他专属的石牌坊下,竟然有人给他立了石相,生祠,而且热闹得极了,一整天都不断人的。

说真的,这生祠和人像立下来的时候王小仙本人根本就不知道,知道的话他是一定会阻止的。

虽然他本来的目的就是死后香火,那毕竟是死后,他人还活着呢就有香火,实在是觉得怪怪的,而且关键是这犯法了啊。

在大宋,立像是仅限于逝世纪念和官方旌表的啊,宋刑统上说的很清楚:“诸造像设祭,私祀非鬼者,杖九十”

王小仙这是稀里糊涂的就给自己多了个杖九十的罪责,话说真打九十杖的话会打死的吧?这特么要是这么死了,那算不算是为国而死?

要知道,目前为止整个北宋,真的在人活着的时候就有生祠,而且朝廷也默许了的,就只有包拯一人而已。

这事儿还真挺敏感的,因为就在去年,治平三年的时候广南西路转运使,知桂州张田,就因为兴修水利,和化解交趾挑衅有功,被当地百姓立了生祠。

说真的,人家张田是真大臣,而且功勋卓著,是被欧阳修举荐,被称之为边臣楷模的,若非是这破事儿人家至少也得进京做个三司使,或者参知政事之类的,成为未来熙宁变法中的一位大佬。

结果就因为这点破事儿,被连降四级,发蕲州知州,把老头从大南边往大北边折腾,愣是把人家老头给折腾死了,王小仙在邸报上看到过这个事儿,好悬没给他干惜了。

等他知道自己居然也被人给立了生祠之后更是无语得不行,一直到现在都还在纠结,要不要让人把这生祠直接砸了得了。

毕竟,人家这么一个政绩卓著的封疆大吏,就因为生祠的这点破事儿都给折腾死了,自己这么一布衣,以前也只是九品官,这他妈生祠到底是谁的?这是在感谢王小仙,还是在借机害他?

北宋就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活人存在,

人家张田在历史上因为这点破事儿在宋史上是进了奸臣传的,那这么死到底算不算是为国而死呢?

然而总而言之吧,他王小仙来江宁虽然一共也没到一年的时间,却是也已经和那张田一样,混到可以被人立生祠的地步了,基本可以确定,至少在江宁这个地方,他王小仙的名号无需史书记录,将成为这地方永远也抹不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