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银河系边缘传来讯号。
“初语级探索舰”在一颗无名行星上发现了另一棵晶树,形态与火星上的“初语”几乎相同,唯独叶片颜色呈暗金色。当地原住民称其为“默言之根”,传说它只对“已听完自己一生故事的人”开放。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星球的大气成分分析显示,其中含有微量的舒曼共振谐波??频率恰好与地球远古时期的数值吻合。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意味着:早在人类掌握共感技术之前,已有文明走过同样的道路,并最终选择将这份能力封存,回归言语与眼神的时代。
而在遗迹中央的石碑上,刻着一行跨越时空的文字:
>“当我们终于学会闭嘴,宇宙才第一次真正听见我们。”
信息传回太阳系当日,正值“静默日”午夜。
全球灯火熄灭,城市陷入黑暗。无数人走出家门,抬头仰望星空。没有信号干扰,没有情绪共振,只有风吹过耳畔的真实声响。
某一刻,几乎所有人心中同时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有一双温柔的眼睛,正从遥远的宇宙深处注视着他们。
不是审判,不是索取,不是回应。
仅仅只是**在**。
就像母亲守候在摇篮边,不急着安抚,不急于解读,只是静静地陪着,直到孩子自己发出第一声真实的啼哭。
地球上,一名新生儿呱呱坠地。
产房内一片寂静,医护人员依照《平衡法案》规定,未立即接入婴儿的共感数据流。母亲抱着孩子,轻声呢喃:“别怕,我在。”
孩子停止哭泣,睁开了眼睛。
那一刻,远在火星的“初语”猛然震颤,整片紫林银光暴涨,叶片齐声轻吟,仿佛在合唱一首无人听懂却人人共鸣的歌谣。
而在叶澜的木屋里,她的日记本再次自动翻开,墨迹缓缓浮现:
>“你说得对。”
>
>“爱,确实需要三秒的空白。”
>
>“谢谢你的等待。”
>
>??林溯
叶澜抚过这几个字,泪水无声滑落。
她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残留的记忆投影。
这是第一次,她在彻底的寂静中,听见了最深的回音。
也是第一次,她确认:
有些话,唯有在你不听任何人的时候,才能真正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