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询问左右:“我师门中,可有名叫郅都的弟子?”
询问过一圈,都说没有。
张恢察觉到不对了。内史公说梅花司司长出自法家,可他师门没有此子的存在。
沉吟一瞬,张恢紧急传信给别的派系,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事关法家的未来,所有师门都开始排查,就连避世不出的隐士大贤,也出现在了名单之中。
法家联合上下开始排查的时候,未央宫召开大朝会,天子提拔的梅花司司长,头一次遭来了臣子质疑。
诏令中,对梅花司所负责的职能书写得含糊不清,大臣们左看右看,就看懂了一个“赐梅花刀,给予便宜行事之权”。得知这是独立三公九卿之外的机构,平日驻扎内宫,对外朝造成不了什么冲击,故而天子太后都不用召见丞相商讨。
但这不妨碍他们质疑郅都过为年轻,提拔过为轻易。
实则梅花司司长的一千石,与具有实权的一千石大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驻扎内宫,说得不好听一些便是见不得人,如若不把品秩提上去,无人会服他。可大臣们酸呀,酸这劳什子司长可以随侍天子左右,要知道就算是九卿,没有天子相召,也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天子身边!
刘越睁着眼睛,看着堂下“群情激奋”,扭头看了眼母后,收到母后鼓励的目光。
刘越扭过了头。
许久之后,等反对的声音消失,他慢吞吞的说:“可朕才八岁呀。”
“郅都年纪是朕的两倍大。朕都一不小心坐在了皇位上,他怎么就不可以了?”
众臣:“……”
空气忽然变得安静。
最后出言的大臣,只觉浑身吃了苍蝇似的,既难受又恍惚。他张张嘴,脸色泛绿:“陛下、陛下承袭高皇帝遗诏,是……正统……”
说着,越来越顺畅:“可郅都不过一公车署学子,传闻他出身法家,却连师承何人都不知晓!”
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郅都没有拜师,而是一个野路子。
刘越最听不得这话,他惊奇起来,理所当然道:“没有拜师不是什么要紧事,朕可以给他介绍。相信法家的张公刘公,还有其余大贤,都会高兴收下这个弟子。”
大臣:“……”
他没辙了。
惨绿惨绿地回到原处,抬头一看,九卿之中,中尉陈平对他投以冷笑,治粟内史张苍摇摇头,就连丞相也投来不赞同的一瞥。
彻侯武将的队列里,更多人对他虎视眈眈,彭越连眼睛都瞪大了,韩信目如刀剑,就差将他凌迟。
大臣浑身开始哆嗦:“…………”
有了出头鸟做示范,这下,所有反对的声音沉默下来。
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陛下,才八岁呀……
第162章
皇帝陛下的八岁论,彻底打败了一众要拿年龄说事的臣子。
结合之前的“朕仇富”,生怕陛下以财富作为把柄,要彻查家资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在很久很久以前,陛下就有让辟阳侯审食其倾家荡产的辉煌战绩,当他们复盘起来,赞颂陛下英明神武的同时,小心肝不由自主颤了颤。
幸而,陛下好像没有这个意思。
刘越略过了这一茬,亲切笑着对众臣道:“近来,桃侯琢磨出了一出话剧,等着朕与母后验收。思及朕的王兄们即将回到封国,这出话剧,就当做临别礼物,祝他们一路顺风。”
当然,离京的诸侯王不包括吴王与临江王,只因一个病重昏迷,一个等着议罪。
除却感动不已的刘恒等人,文武百官都很迷茫。
话剧?
那又是什么?
还有桃侯,那就是个爱好八卦的透明人,若不是前些日子,有宫人心怀不轨引诱陛下,桃侯的名字根本不会在长安火上一把,据说袁侯挪用军款的罪名,也与他有关。
连丞相曹参都有些深感跟不上时代了,决心下朝之后,和人打探打探。
很快,诸侯王离京的前夜,也就是代郎中令季布护送灌婴、郦商等人,还有流放的吕氏子弟前往辽东郡的前一晚,一场宫宴在未央宫如期举行。
据远方来报,出使燕国的御史大夫周昌还有两日回归长安,刘越深感这是他最后放纵的日子,一开宴就翘起了腿,嗷呜一口咬下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