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闻言,瞳孔骤缩。
她猛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疾病或谋害,而是有人在暗中布局,意图搅乱朝局!
她立刻下令:“封锁皇宫,任何人不得进出!同时,命禁军统领加强宫中戒备,严查一切可疑人员!”
然而,她并不知道,真正的大祸,还在后面。
####
数日后,韩飞派出的信使终于抵达京城,却被拦在宫外。
原来,就在他到达前一刻,皇帝李景突然苏醒,并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下达了一道震惊朝野的旨意:
>**“朕命镇北王韩飞即刻回京,辅佐太子监国,共理朝政。”**
这道旨意一经传出,朝堂震动。
有人欢喜,有人惊惧。
欢喜者,自然是那些一直支持韩飞的人;而惊惧者,则是那些早已觊觎皇权、企图扶持傀儡登基的权臣们。
于是,一场暗中的较量悄然展开。
而韩飞,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便知大事不妙。
他深知,自己若贸然回京,必然会陷入权力漩涡,成为众矢之的。但他更清楚,若不去,便是抗旨,将会被扣上“不忠”之罪,届时不仅自身难保,连带整个西北军都会受到牵连。
思虑再三,韩飞最终决定,只身回京,留下赵烈统帅大军坐镇西北,以防东瀛趁虚而入。
临行前夜,他在雁门关城楼上独坐,仰望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再也无法回头。
但他别无选择。
因为他是韩飞,是大周最后的希望!
风雪渐起,天地苍茫,而他的身影,孤傲如剑,屹立于寒夜之中,迎接即将到来的命运风暴。
韩飞回到西北大营后,便召集赵烈、林远等心腹将领议事。他神情凝重地将京城传来的密报摊开,众人围拢过来,仔细阅读。
“陛下病重,朝中动荡,权臣蠢动……”赵烈低声念完,眉头紧锁,“将军,此事非同小可。若你贸然回京,恐怕会被那些人借机架空。”
林远也沉声道:“末将以为,将军不可轻离西北。东瀛虽败,但千叶真一未死,影忍仍在暗处活动。一旦边关无主,极有可能被敌军趁虚而入。”
韩飞缓缓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我何尝不知?但圣旨已下,若抗旨不遵,便是大逆之罪。届时不仅朝廷震怒,连带整个西北军都会被视为叛军。”
赵烈咬牙道:“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韩飞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会亲自前往京城,但不会带着大军同行。赵烈,你留下统帅全军,务必守住西北防线。若有异动,立刻飞报。”
赵烈神色复杂地看着韩飞,最终抱拳应命:“末将明白!”
韩飞又看向林远:“你即刻启程前往江南,协助工部加快新式战舰的建造进度,并加强沿海防务,以防东瀛从海上突袭。”
林远拱手道:“属下明白。”
安排妥当后,韩飞只带了几名亲信护卫,连夜出发,赶往京城。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局势愈发紧张。
皇帝李景虽然苏醒,但身体依旧虚弱,无法亲自处理政务。太后主持朝政,却遭到几位权臣的反对。
礼部尚书陈敬之暴毙之后,兵部尚书张文远突然称病不出,户部尚书王允之则联合几名大臣,提议由太子监国,太后摄政。
然而,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一封来自西北的急报打破了平衡??**镇北王韩飞奉旨回京,已在途中。**
此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有人欢喜,有人惊惧。
欢喜者,自然是那些一直支持韩飞的大臣;而惊惧者,则是那些早已谋划扶持傀儡登基的权臣们。
他们知道,韩飞的到来,意味着他们的计划将彻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