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难民营的做法,实在不得人心。
在“白袖标”组织内部,引起很大争议。
“当初说好了保护难民,维护和平,可是你们看看,我们现在正在干什么!”
“把难民营封锁起来,断水断粮,禁止出入,这是在做慈善,还是大屠杀?”
民防志愿团的干部会议上,以辛巴为首的年轻调查员,当面怒喷梅耶尔团长。
梅耶尔试图劝说年轻人冷静下来,想一想是谁花钱资助维和部队。
“谁出钱就替谁办事,我们就成了不问是非的雇佣兵,还怎么有脸打着‘人道和慈善”的旗号,自称维和部队?”
辛巴一点都不给顶头上司面子,当场撕下白袖标,扔在地上。
“我来到这里当志愿者是想帮助难民,不是给那些失去家园的可怜人,制造更多的苦难与不公!”
“给资本家和野心家当狗腿子,摇旗呐喊,恰烂钱,我还不至于下贱到那种程度!”
“去你大爷的!老子不干了!”
辛巴冲着梅耶尔狠狠比出中指,转身离开会议室。
在他的带动下,前来参加会议的青年骨干,超过半数当场摘下白袖标,集体辞职。
走出会议室,众人聚集在辛巴周围,群情激奋。
《锡斯坦日报》的采访团队,恰到好处的出现在现场,如实记录下维和部队内部撕裂的一幕。
辛巴在会议室中那番慷慨激昂的发言,也被全文转载,登上第二天的头版头条。
锡斯坦大陆的人们,通过报纸了解到难民营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
向来以慈善家面目出现的所罗门基金会,舆论风评急剧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不差钱的黄少,又一次使出钞能力。
租了一艘千吨货船,购买一船救灾物资,送往塔法城港口,用于赈济遭到武装封锁的难民。
各大报刊纷纷发文,热情赞扬这位来自东方的贵公子,称其为“真正的慈善家”。
读者不难品味出言外之意。
既然雪中送炭的黄少是真正的慈善家,那么对立面的所罗门基金会,弗莫尔财阀,不就成了一群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所罗门基金会当然无法忍受这样的嘲讽。
卡拉丁大祭司下达指示,韦斯理事亲自操刀,立刻做出反击!
弗莫尔人遍布世界各地,除了从事放贷和航海贸易,对传媒也很重视。
多年来在报刊行业深耕,掌握了一大票媒体喉舌,养活了无数笔杆子。
金主一声令下,笔杆子们立刻在各大报刊上摇旗呐喊,鼓动唇舌。
以“揭露真相”为名,把塔法城的难民贬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然后宣布事情已经反转,警告围观群众不要被有心人牵着鼻子走,理性、客观、中立的看待社会问题,最后宣布自己胜利。
这一套丝滑的小连招打下来,普通人根本招架不住。
奈何这次的对手过于强大。
辛巴是米尔苏丹国的王子,也有自己的舆论阵地。
《锡斯坦日报》仍在持续报道难民营危机,除了文字还有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