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英含泪叮嘱:“务必保重身体,莫要贪功冒进。”
徐妙云挺着六月身孕,由朱棣搀扶着上前,递上一只绣囊:“弟弟,这是我亲手缝的护身符,里面有母亲留下的舍利子,保你一路平安。”
马寻接过,郑重收入怀中。
朱雄英突然跃上船板,背上一个小包袱:“舅舅,我跟您一起去!”
众人皆惊。
朱标追来怒喝:“胡闹!你是太子之子,岂能涉此险途?”
朱雄英昂首道:“爹,您常说男子汉当志在四方!我在京城读再多兵书,也不如亲眼看看这个世界!而且……”他看向马寻,“我想学您那样,做个真正的开拓者!”
马寻愣住,随即大笑:“好!既然你想去,那就来吧!从今往后,你就是‘金山船队’最年轻的见习旗手!”
启航号角长鸣,百舸争流。
船队顺江而下,驶向浩瀚东海。沿途百姓夹岸相送,香花遍野,祷声如潮。
而在大洋彼岸,美洲西北海岸的“金山湾”,一群原住民孩童正捡拾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奇异金属碎片??那是数千年前商遗民遗留的青铜器残片。其中一块碎片上,隐约可见汉字“殷”。
数月航行,历经风暴、迷航、疫病、粮荒。船队三次被迫停靠太平洋岛屿补给,期间遭遇土著袭击、毒蛇咬伤、淡水短缺等重重危机。马寻亲自率队登陆勘察,用火器击退敌对部落,换取食物与水源。
途中,朱雄英染上热病,高烧不退。徐妙云所赠护身符被煮水服用,竟奇迹般退烧。众人皆称神迹。
一年零两个月后,船队终于穿越白令海峡,在春季浮冰尚未完全消融之际,成功登陆北美西海岸。
当马寻踏上这片陌生土地,双膝跪地,捧起一把黝黑泥土,泪流满面:“爹,我们到了……您画的地图,是真的!”
勘探队很快在附近山谷发现金矿脉,河水冲刷处可见细碎金沙。当地部落首领主动前来结盟,献上鹿皮与贝壳项链,并指着北方说:“那边,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很多黄色石头,闪闪发光。”
马寻命名此地为“新金陵”,建立第一座殖民据点,设立哨塔、粮仓、冶炼炉,并派人绘制详细地形图,准备返航报喜。
与此同时,留在南京的朱棣并未闲着。他借云南平定之功,请求掌管京畿卫戍,获准统领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他又暗中拉拢工部官员,试图获取造船技术与航海图样。
而马寻在美洲建立据点的消息,随着返航船队带回国内,再度掀起轩然大波。
朱元璋力排众议,宣布设立“金山都护府”,任命马寻为首任都护,授予自治权,并下令每年派遣船队运送移民与物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五年后,美洲大陆已有汉人村落十余座,种植水稻、小麦,养殖牛羊,开采金矿银矿,甚至开始与当地部落通婚融合。
十年后,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定期航线开通,丝绸、瓷器、茶叶换回黄金、白银、玉米、土豆、烟草,极大丰富了大明经济。
百年之后,世人称这片遥远的新土为“东胜洲”,成为大明帝国永不沉没的海外明珠。
而在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脚步才刚刚起步。哥伦布仍在向西班牙女王苦苦哀求资助,教廷仍坚持地心说,焚烧一切“异端”学说。
唯有少数古老典籍中,残留着一段模糊记载:
>“洪武二十三年,有东方巨舰自云中来,舟如山岳,帆若垂天之云。彼族自称‘大明使者’,言其主号‘洪武’,疆土无边,星辰为其引路……”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那一夜钟山观星台上的一句低语,终化作席卷世界的惊涛骇浪。
大明的命运,因一人之志、一纸海图、一次孤注一掷的远航,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