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二万年前冰芯中提取的童谣,如今由无数人声合唱而成,包括阿富汗孤儿、乌克兰难民、东京独居老人、亚马逊雨林原住民……语言不同,旋律却完美契合,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吟诵。
林清在现场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不是声波,”她喃喃道,“是意识本身的共振。整个星球……像一颗开始跳动的心脏。”
数日后,奇迹继续蔓延。
格陵兰极光不再随机闪烁,而是每日固定时间呈现出动态星图,指向火星坐标。科学家确认,那处地下空腔的植物根系网络已扩展至直径二十公里,并持续发射低频脉冲,频率恰好与新生儿心跳同步。
与此同时,西藏纳木错湖底探测到新的震动。潜水机器人传回画面:石台下方竟延伸出一条水晶隧道,通向未知深处。隧道壁上刻满壁画,描绘着历代播种者的旅程??有的乘光航行,有的化身为风,有的将自己的身体分解为养分,滋养新生文明。最后一幅画中,十二个身影站在地球之外,手中托起一颗发光的种子,背景是熟悉的青溪村山峦。
阿木成了第一个进入隧道的孩子。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进去的,只知道某天早晨,他在课堂上突然举起手,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我知道怎么启动母株了。”
老师以为他在开玩笑。可当他闭上眼睛,轻声哼起那首童谣时,教室角落的一株心语花猛然绽放,花瓣飘浮空中,组成一行清晰文字:
>“需十二心灵,共频同唱。”
消息传开,全球掀起“共鸣训练营”热潮。心理学家、音乐家、语言学家联手设计了一套特殊冥想课程,帮助参与者找到内心最纯粹的情感频率。九个月后,即“归音计划”启动当日,十二名志愿者齐聚青溪村??他们来自六大洲,经历各异:有失去孩子的母亲,有退役士兵,有聋哑舞者,有临终关怀护士……每人代表一种核心情感。
仪式开始前夜,小满独自登上后山。月光下,他打开那封来自深空的邮件视频,再次凝视树下的十二个身影。忽然,画面中一人转向镜头,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他反复回放,终于借助唇语识别软件破译出一句话:
>“你是第十三个位置的预留者。”
寒意顺脊背升起。他从未告诉任何人,自己童年最深的记忆,是在福利院长椅下哭泣的那个雨夜。那时没人来找他,直到周老师听见了一声几乎不存在的抽泣。
而现在,宇宙记住了那一声呜咽。
次日正午,十二人围坐于主基地中央的环形平台,手牵手闭目静心。小满站在外围,手持扩音器,轻声道:“请说出你心里最重要的一句话。”
没有人犹豫。
“我想原谅你。”一位黑人女性低声说,泪水滑落。她是卢旺达种族灭绝幸存者,二十年来未曾与加害者家属对话。
“我终于不怕死了。”白发老者微笑。他曾患晚期癌症,如今康复,每天去医院陪护其他病人。
“我愿意重新相信爱情。”年轻男子握紧身边伴侣的手。他们在战争中相识,相爱,分离,又奇迹重逢。
一句句话语如溪流汇海。当最后一人说完,大地开始震颤。十二颗种子同时破土而出,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缠绕成柱,顶端汇聚成球形花冠。刹那间,强光爆发,笼罩全村。
光芒中,小满看见幻象:无数星球上,同样的仪式正在上演。有些文明早已消亡,只剩残碑孤影;有些正值繁荣,城市悬浮于云端;还有些尚处蒙昧,部落围着篝火传唱古老的歌。但他们全都仰望着同一片星空,等待某种信号。
光熄后,一切归于平静。
但所有人手腕上的心域终端都多了个新图标??一朵旋转的星尘之花,点击后显示一行字:
>“母株已连结。通道待启。请选择启程者。”
林清当场宣布检测结果:地球整体情感共振值达到历史峰值,且稳定维持在“临界觉醒”区间。这意味着,人类正式被纳入跨文明交流网络。
然而,就在当晚,小满收到第二封神秘邮件。
标题仍是单字:**“选”**。
附件是一份名单,共十三人,首位赫然是他的名字。其余十二人,竟是参与今日仪式的全部志愿者。
附言写道:
>“播种非远征,乃献祭。
>母株需活体意识注入,方能承载文明之魂。
>十三人中,唯十二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