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这三日,杜玲每日都在慈济馆与将军府之间来回。
等着雁荷回来的病人太多,她连吃饭都是囫囵吞枣,更别说抽出空来和杜玲在城里逛逛休息。
“天天呆在这里做什么,出去逛逛呀,再不然找谢公子学些东西也好。”
雁荷说着,一边吃着东西。
杜玲笑道:“我不来的话,谁给你带饭食?”
“再说了,人家参将大人也是要休息的,哪能天天去叨扰人家。”
雁荷轻哼一声,心里暗咐指不定人家还等着你的“叨扰”呢。
“明日便要回营了吧?这一个月里我怕是都要留在这边,还有些病人不便外出,得上门去瞧瞧。”
“是。”
杜玲点点头:“营里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忙完了便好好休息几天吧。”
“是!杜大人!”雁荷笑道。
隔日一大早,杜玲便拎着林管家精心准备的一大包东西回了营。
营里的生活简单而枯燥,很多士兵刚回来还有些不适应,都有些懒散、提不起劲。
被上头狠狠紧了皮子后,营子里又恢复了往常的状态。
杜玲现在已经不参与日常操。练了,她最近正在同师傅学习兵法战术,每天除了雷打不动的练武、看书外,便是对着沙盘模拟战场。
关成业在教导徒弟上素来认真,并不放水,杜玲这几日来可以说是体会了什么叫做用兵如神以及打败战的一百种办法。
就在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时,都城的圣旨,到了。
“…择日启程,论功行赏。”
面白无须,笑容满面的传旨太监将手中的圣旨小心收起,交到了关成业高举过头的双手中。
“国公快快请起吧!先皇有令,特许您非祭祀、大典时不必行跪拜之礼,您这是何必呢。”
关成业将手中的圣旨递给身旁的许卫道,语气温和:“先帝仁厚,但为人臣子却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国公爷真不愧是我大周肱骨之臣啊!”
“安公公说笑了,营里简陋,没什么好酒好菜招待,还望公公见谅。”
安公公连忙摆手:“国公爷这是什么话,屏州军营里头的风气规矩咱家都是清楚的,不必费心,该是怎么样便是怎么样。”
他说着,话题一变:“不过皇上在咱家临行前特意交代,一定要快些把圣旨送来,他等不急要见国公爷了。”
这话里的催促之意,在场众人都听的很清楚,关成业也马上回道自己三日内必然启程。
安公公面色迟疑:“这,我听礼部的大人说,宴席被安排在了八月十五那一日…”
今天是八月初一,从屏州到都城一路快马也要花上十多天的时间,这是连三日都等不住了。
杜玲心想着。
论功行赏,怎么也不该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