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大唐协律郎 > 0259 微服私访(第2页)

0259 微服私访(第2页)

“罢了,先看看再说。”

于是,次日清晨,他便召集了几位亲信幕僚,开始着手调查汴州境内是否有适合种植茶叶的山地,以及本地富户对投资茶叶生意的态度。

一场围绕茶叶的博弈,悄然拉开序幕。

---

而在长安,源乾曜也在密切关注着魏州与汴州的一举一动。

“宇文融这是想借茶叶翻身?”他轻叹一声,将手中的奏报放下。

作为宰相,他自然清楚朝廷对地方经济的掌控力度正在减弱,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如茶叶、香料、药材等,往往游离于赋税体系之外,成为某些官员私囊的重要来源。

“若宇文融真能在魏州做出成绩,倒也是一件好事。”源乾曜心想,“只是,他会不会太过激进?”

他并不反对改革,但前提是不能触动根本。而宇文融的做法,显然已经触及到了一些敏感地带。

“看来,是时候该提醒一下他们了。”源乾曜拿起朱笔,在一份奏折上批注道:“凡新业之兴,须慎之又慎,务求稳中求进。”

这道旨意很快便传至魏州与汴州,表面上是鼓励地方发展经济,实则也是一种警告。

---

张岱对此毫不在意。

他早已预料到会有阻力,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在他看来,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步步试探、调整、推进。

“茶叶只是一个开始。”他站在魏州城头,眺望远方,“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细物’等着我们去发掘。”

风起云涌,大唐的经济版图正在悄然改写,而这场以茶叶为引子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帷幕。

张岱回到驿馆时,已是黄昏。他坐在案前,提笔沉思片刻,终于在纸上落下一行字:“茶叶之利,不在一时之得,而在长久之势。”

这并非他一时兴起的投机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茶叶虽非盐铁那样的国家命脉,却因其消费群体广泛、流通渠道灵活、利润空间可观而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更关键的是,它尚未被朝廷列入重税或专营之列,正适合用来作为突破口。

“若能在龙门、北邙等地包山种茶,再借漕运之力输送至魏州、汴州乃至河湟朔方,既能吸纳大量流民劳力,又可借此调动民间资本与人力资源。”张岱心中已有全盘构想,“如此一来,便可绕开官府直接干预,同时又能为地方财政开源。”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足够的土地和资金支持。而这,也正是他将目光投向汴州的原因。

源复虽然能力平庸,但在汴州经营多年,手中仍握有不少资源。更重要的是,他是源乾曜之子,背后站着一个宰相家族。只要能说服他加入此事,便可借助其名望与人脉迅速打开局面。

想到这里,张岱便取出纸笔,开始撰写一封致源复的长信。

他在信中详细列举了茶叶产业的前景,包括种植成本、加工流程、运输方式、市场需求等,并附上自己在魏州市场考察所得的数据作为佐证。最后,他还特别强调:“此业若成,不仅可为州府创收,亦可助宇文融兄在魏州立功,进而为我等日后仕途铺路。”

写罢,他将信封好,命人快马加急送往汴州。

---

与此同时,魏州刺史府内,宇文融正翻阅着几份新到的奏报,眉头紧锁。

“张岱果然不是寻常人物。”他低声自语,“短短数日,便已察觉茶叶之利,并迅速着手布局。”

他当然也明白,张岱此举绝不仅仅是为了替魏州谋利,更是为了借此掌控一部分独立于官府之外的经济资源。这种做法虽然风险不小,但如果成功,确实能为他日后重返朝堂增添几分筹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