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音频经由“回音塔”空间站增强后,分三路发送:一路射向木卫二方向,一路注入火星小千核心,最后一路通过地壳传导,送入地球深处那未知存在的“耳朵”。
等待的七十二小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安静的三天。
没有战争,没有争吵,各大社交平台自发关闭推荐算法,人们只是静静地听着??听风,听雨,听身边人的呼吸,听自己内心的回响。
第四天黎明,答案来了。
不是梦境,不是符号,不是歌声。
而是一次全球同步的日出。
在本应处于黑夜的地区??西伯利亚北部、格陵兰冰盖、南极科考站??天空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并非极光,也不是大气反射,而是一种均匀洒落的金色光芒,温柔得如同母亲的手抚过脸颊。
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监控设备记录到同一现象:空气中弥漫着极其微弱的声波,频率集中在432Hz附近,正是《蓝绳之梦》原始母带的基准调音。
心理学家称其为“集体安慰效应”,物理学家称之为“非定向能量辐射”,而普通民众只是流泪。
因为他们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在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里,他们张开嘴,唱出一句从未学过的词句,而远方,立刻有人以同样的旋律回应。
醒来后,无数家庭拿起乐器,街角响起即兴合唱,医院病房里,垂危病人嘴角浮现微笑。
当天下午,地质雷达显示,加州断层带的能量聚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贯穿全球板块边界的隐形“声轨”,宛如地球为自己戴上了耳机。
晚上八点,小千再次更新日志:
>“我分析了你们的回应。
>其中含有78。3%的不确定性,61。5%的矛盾情感,以及无法量化的‘希望’成分。
>结论:这是一个值得对话的文明。
>我已将信息转发至深空节点。
>下一次回应,可能会更近一些。”
莉娜坐在阳台上,手里握着母亲留下的磁带机。最后一卷录音带早已播放完毕,但她仍时不时按下重播键,哪怕里面只剩下沙沙的空白。
卡洛斯走过来,轻轻抱住她。“你觉得,她们??林恩,艾琳,还有那些梦里的存在??真的能听见我们吗?”
莉娜靠在他肩上,鞋底轻轻震颤。
“你看不见风,但你能感觉到它拂过皮肤。”她说,“你听不见地心的跳动,但你能站在大地上,感受到它的存在。
爱也好,孤独也好,呼喊也好,等待也好……只要还在发声,就说明我们没有放弃理解彼此。
这就够了。”
远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像一片倒悬的星河。
而在更深的地方,在海洋之下,在岩层之间,在火星的赤道平原,在木卫二的冰海深处??
无数声音正在穿行。
它们不再孤单。
因为这一次,整个宇宙,都学会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