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86章 敢威胁大汉(第1页)

第186章 敢威胁大汉(第1页)

刘禅将简牍摊开,赵老将军苍劲有力的字迹一列列映入眼底。

大意是老将军统军两万,刚至南郑稍驻,未及东行,孙权使者诸葛恪便持节出现在辕门外请求入见。

老将军虽心知孙权意在三郡,但由于诸葛恪乃是丞相之侄,便与曾出使东吴、和合二国的镇东将军邓芝一并友好接见了他。

诸葛恪执晚辈之礼,恭谨以对,然而来意却不甚友好。

其人按孙权之语与老将军相商。

言大汉此次北伐,之所以能大出天下人意料,一举夺下关中,还都长安,自然是天子、丞相之勋功,然大吴替大汉拖住了东线魏军十余万,不能说一点贡献都没有。

如今,大吴至尊已遣诸葛瑾、步骘为督,领五万人马围攻西城,志在必得。

而大汉刚夺关中,师老兵疲,既需要提防关东方向的魏军反扑,又要提防凉州方向的魏军在后方作乱。

如此情势,大汉不如先巩固关西诸郡县,又或趁此时机夺下凉州,使大汉彻底无后顾之忧。

如是,大吴国境一则与大汉汉中接壤,可互通有无,守望相助。

又为大汉抵御曹贼,使大汉无须布重兵于汉中中线,得全力应付北线潼关、凉州之敌,收复北土。

而东三郡于大汉有害无利。

大汉倘得陇望蜀,欲并吞三郡,师老兵疲之势下,非但不能取下三郡,空损国力军力。

纵侥幸夺得三郡,亦必使大汉陷入四面受敌之境地,于汉大不利也。

看到此处,刘禅微微皱眉。

诸葛恪,或者说孙权此言,确有几分道理。

一旦大汉夺下东三郡。

长安以西,凉州有徐邈、郭淮;

长安以东,临晋、潼关一线有司马懿、田豫、牵招、杜恕;

长安东南,峣关有王凌、贾逵;

中线,东三郡直接与曹魏襄阳、南阳接壤。

安定、北地以北,有鲜卑觊觎;

南中还有不愿归化的蛮人,不时作乱。

这不只是四面受敌,这已是六面皆敌。

大汉北伐之前,只须在白帝、南中、汉中三地设防,现在国防压力直接翻了一番。

然而孙权所谓的“四面受敌”恐怕非止如此。

其人虽不明言,但言语中赫然有些许试探与威胁的意味在内。

——倘大汉不顾东吴劝阻,一定要兴兵与东吴争东三郡,则东吴未必不会成为“四面之敌”中的一员。

刘禅虽也对东三郡志在必得,虽也厌恶孙权鼠辈,虽也有为先帝及关羽、冯习、傅肜、马良等一众文武报仇雪恨之决心。

但眼下,大汉舟船不足,水师不精,国用不足,确不是与孙权撕破脸的时候,他不能意气用事。

丞相、赵老将军,也不可能赞同他意气用事,正如昭烈当年东征,丞相与老将军极力劝阻。

信的最后,是孙权向大汉作下的承诺:

『倘汉舍三郡而不侵,则吴愿与汉临汉水斩白马而誓。』

『戮力一心,同讨魏贼。』

『好恶齐之,无或携2。』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