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466
这次食堂偶遇后,张俊敏锐地捕捉到了江南对他这种冒失憨厚的行为其实是接纳的。也明白了对江南这种敏锐又厌烦虚伪的人面前,任何刻意的讨好或掩饰都是徒劳,甚至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他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有些“掉价”的决定:抓住一切机会跟在江南身边学习。
从那天起,只要江南在研究所的公共自习室、图书馆,甚至有时在实验室外的休息区停留,张俊总能“恰巧”捧着那个标志性的黑色笔记本出现。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只问高深的量子物理问题,而是“狡猾”地将话题重心转移到了清大物理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的相关内容上。
“江师弟,打扰一下,这道量子力学基础题,清大往年的真题里有个类似的,我琢磨了几个解法,总觉得不够简洁,你看。。。。。。”
张俊总是这样开场,态度恭敬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请教姿态。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就像一个“备考者”向“过来人”取经。
江南起初只是出于礼貌和对他之前学术热情的回应,简单地指点一二。
但很快,他就发现张俊提出的问题其实相当刁钻,内容直指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他是真的深度思考并且试图理解考题背后考察的物理思维精髓,而不仅仅是简单追求一个答案。
一来二去,江南对张俊的观感悄然发生变化,也明白了他分明不是最聪明或者天赋最强的那个,夏教授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有点憨直的人当衣钵传人。
有天赋的人固然多,但像张俊这样能沉下心来钻研又能坦诚面对自己不足的人确实难得。
张俊在江南面前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出茅庐毛头小子”般的赤诚,从不掩饰自己的困惑,也不吝啬对江南的崇拜和夸奖。
江南的话依旧不多,但回应张俊的时间明显变长了。有时他会拿起笔在张俊的笔记本上直接写下关键的推导步骤,偶尔还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方法更好?”引导张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自习室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江南专注地演算或阅读。张俊则像个忠实的小粉丝一样捧着笔记本坐在一旁,偶尔江南过来指点一句,他就如获至宝的低头写在笔记本上,眼里满是对江南的崇拜和欣赏。
这幅景象落在理工大学其他学生眼中,就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甚至还在校园论坛上有了一个热帖:
【奇观!邮电大学张俊博士化身江大神小粉丝,这波操作我看不懂。】
“张师兄好歹是夏教授门下大弟子,博士生啊!天天跟着咱们学校那个物理系大牛江南屁股后面转,问的还是考研题?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哈哈哈哈,我也看到了!张师兄那眼神,简直了,跟看偶像似的!江大神气场两米八!”
“不懂就问,张师兄这是。。。。。。准备重新考研考清大?”
“楼上别闹!张师兄水平不差的。我猜他是想曲线救国,用考研题拉近和江神的距离?毕竟直接问人家前沿课题可能不太好意思?”
“楼上真相了!张师兄这波简直情商拉满!你们没发现江大神对张师兄态度挺好吗?换个人试试,以前江大神可从来没有跟外人关系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