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行驶到老城区时,前方主干道拥堵,司机选择绕行一条小路。
罗泽凯摇下车窗,目光随意地扫过街景。
忽然,他的目光被路边一片独特的建筑群吸引住了——
虽然破败不堪,但那些建筑的飞檐翘角、雕花门窗,依然透露出不凡的气韵。
“停车。“罗泽凯突然说道。
车子缓缓停下。
罗泽凯下车,站在街口仔细打量着这条破旧但格局完整的老街。
青石板路面虽然坑洼不平,但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整;
两旁建筑虽然年久失修,但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仍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曲宏伟赶紧下车跟上:“罗书记,这一片是规划中的拆迁区域,环境不太好,咱们还是。。。“
“等等。“罗泽凯打断他,快步走向一栋保存相对完好的老宅。
他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里面的景象让他惊叹——
虽然院落里堆满杂物,但那些梁柱上的浮雕、屋檐下的彩绘,都显示出这是一处颇有来历的建筑。
“这是。。。“罗泽凯仔细辨认着正堂匾额上模糊的字迹,“晋商遗风。。。这是三晋会馆?“
曲宏伟有些尴尬地凑上前:“这个。。。这一片确实有些老房子,不过都破得不成样子了。”
“我们规划把这里拆了,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罗泽凯没有接话,而是沿着街道继续往前走。
他越看越惊讶——
整条街保存着完整的明清街巷格局,虽然破败,但历史风貌犹存。
在一处墙角,他发现了一块半埋在地下的石碑,轻轻拂去泥土,露出了“乾隆乙未年重修“的字样。
“乾隆年间的古街!“罗泽凯直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曲宏伟,“你们要把这里拆了?“
曲宏伟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这个。。。罗书记,这一片确实是棚户区,居民都盼着拆迁改造呢。”
“而且这里房屋老旧,存在安全隐患。。。“
正说着,一位白发老人从旁边院子里走出来,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老人家,“罗泽凯上前温和地问道,“您在这住了多久了?知道这条街的历史吗?“
老人见罗泽凯态度诚恳,便打开了话匣子:“我在这出生,今年八十有二了。”
“听我爷爷说,我们这条青云街,在明清时候可是苍岭最繁华的商业街!”
“南来的茶叶、北往的皮货,都在这里交易。“
他指着街道两旁:“你看这些房子,以前都是大商号的铺面。那边是钱庄,这边是当铺,那头还有会馆。。。“
曲宏伟在一旁小声解释:“罗书记,这一片确实有些历史,但破败得太严重了。“
罗泽凯没有理会曲宏伟,而是继续问老人:“这条街还有什么老建筑吗?“
“有啊!“老人来了精神,“往里走有个古戏台,再往里有口千年古井,井水到现在还清甜着呢!“
罗泽凯顺着老人指的方向走去,果然在街道深处发现了一座古戏台。
虽然台顶已经部分坍塌,但那些精雕细琢的木构件依然令人惊叹。
戏台对面的古井旁,聚集着几个正在打水的居民,看来这口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曲主任,“罗泽凯转身,语气严肃,“立即通知文化局、旅游局、规划局的负责人,还有文物专家,下午就在这里开会。“
“可是罗书记,这一片的拆迁规划已经。。。“
“先暂停。“罗泽凯斩钉截铁地说,“这样完整的历史街区,拆了就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