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儿,打得好。
以后长大出去,谁打你,你双倍打回去。
谁惹你不高兴,你就弄死他。”
筝儿走到奶娘面前,才发现,奶娘怀里抱着一名熟睡的婴儿。
筝儿问道:“他,弄出一个他自己的孩子来了?”
“回公主,这个…是…是…”
奶娘有点不敢说,但又怕筝儿。
“是什么,快说。”
“听说,是吐蕃王子的孙子。”
筝儿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在南诏丢了的孩子,怎么到了我的悦府?”
奶娘跪着不说话。
“你起来吧。”筝儿说道:
“把孩子给我。”
奶娘不敢违抗筝儿,把孩子递给筝儿。
筝儿知道,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是吐蕃王子的孙子,那可大头搞头了。
大唐、南诏和吐蕃的关系,恐怕就要因此发生改变。
筝儿抱起孩子,刚准备走。
“公主,你这是要去哪里?”
左旋锋来了,“把孩子给奶娘,你又没有母乳喂他。”
筝儿抱着孩子,不愿放手。
左旋锋走过去,直接抢过孩子,说道:
“公主,我告诉你,这个孩子是吐蕃王子的长孙,你别动什么歪心思。
这个孩子,我很快就会交给宰相,出了任何问题,你担得起吗?”
左旋锋不说明还好,他这么一说,筝儿只好放手。
筝儿淡淡道:
“我只是看着这孩子可爱,抱抱他,你别大惊小怪的。
山儿,我们走。”
为了不节外生枝,左旋锋已经写信告诉杨国忠,忙着邀功了。
筝儿也不闲着,把这个消息悄悄告诉了太子,还告诉了康瑜。
她久经王侯贵族之家,已经摸得一点他们行事的门道。
这个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