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玄天律严禁私自铸钱:“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己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
意思是,私自铸铜钱,流放到岭关这类的地方当苦力,终身不得返乡。
制造了工具但是还没有私自铸铜钱,或是没铸成的,服强制劳役两年。地方不一定,最常见的是发配到矿上挖铜。要撑两年不容易,活下来的,也不一定能活的好了。
最后一条,只要谋划了这件事,最多得杖一百。这个数字,打死也不奇怪。
比如跟别人聊天嘴碎一句:“钱太难挣了,我弄个工具来自己铸钱好了。”这就有可能被拉去打板子,属于是想都不行,想也有罪。
不过,玄天律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它十分严肃不容违反。但也有些时候,它也就是个半推半就的婊子,入幕之宾如过江之鲫。
铜钱,也就是常说的“俗财”,与灵珏相比显然是不受重视的。所以,私自铸钱的律法执行上就有很大的空档,其中也有历史遗留的问题。
首先有个问题就是铜钱这个东西,老百姓花用,但他们挣的少。能大量的挣到铜钱的世家大族,比如南客家。它们拿到了铜钱,又不一定能利索的花出去。
这就叫流动性分层,有钱的不花,想花钱的又没钱。
钱堆在仓库里,市面上流通的钱少了,价值就变高了。
发现了这一点的世家大族,就开始有意识的囤铜钱。等铜钱升值了,就用钱去买地、买产。钱进入了市场,价值降低的时候,大家族又开始囤钱。来来回回折腾,自己挣得应有尽有。
而老百姓被这点钱粮事,弄的稀里糊涂的白辛苦。
所以后来灵珏才是真正硬通货,很多重大的交易,只认灵珏不认铜钱。灵珏也稀少不够用时,也会用金子来兑付。
国朝会也不怎么管,俗财嘛,不重要。反正别折腾的太厉害,伤到国朝根本,也就任之由之了。
上面这种情况是为了利益,还有不为利益的。比如大愆寺也惯会用铜钱去铸造苦修造像,造的很大,甚至还会贴上金箔。其中大概就是破妄斋的铜像最大、最多了。
付自安猜测这玄天之下,攒了最多铜或铜钱的,应该有两处。破妄斋、南客家。
铜钱总是被屯起来,国朝也没功夫找那么多铜来铸钱。铸币权就出现了被下放的情况。
“大人,我家钱太多,生锈、破旧了,需要翻新一下。”
“那你弄吧。”
有了许可,那就不是私铸了。甚至形成了惯例,一直这么操作。
而当民间有人想用铜铸造钱的时候。那就是私铸铜钱,罚的可严。国朝管不过来,自然会有大家族去查,去管。
如此一来,国朝还觉得十分好,方便啊。
殊不知,种种弊病致使经济血管被堵。极大的制约了国朝社会的发展,以至于这个恢弘的玄真帝国,一万年了感觉没多少进步,很多事还在倒退。
付自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南客龄何等聪明,回家看看、想想,便意识到了付自安所说的经济道法之中。作为血液的铜钱被堵住了。经络不畅,这道法可怎么施展?
然后他又发现付自安正在往嶂州调铜,还请了自家的商人帮忙。猜到付自安在折腾这件事,所以便写信过来。
说真的,要把整个国朝的通货问题都解决掉。付自安相当于要用自己的小身板,和玄天国朝最强大的几个世家大族扳手腕。付自安自认没有这个力气,他真的只想给嶂州输一点血。
……
地方铸币监,也不是所有州都有的。比如国朝西侧关内的几个州,铸币监就设在古州。但是嶂州是关外之地,恰好是别的区划了。所以,又另设了一个铸币监,就在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