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跑了,付自安便气咻咻的一个人去书房。付自安想的是,你不写,我写。不就是写信嘛,谁不会呢?
铺好纸提起笔,付自安第一句写的就是:“钱师姐,多时不见了,师弟我甚是想念啊。”写的就是口语,觉得这样更亲近些。
写着,付自安还在那里念叨着:“不就是表达想念嘛,哪有那么困难?这有什么难为情的?”
接着,付自安又写今年嶂州卜算地卦,有了大吉的结果,一切安好。让师姐不要挂念。她的辛苦努力让嶂州越来越好了,让师姐有空时也回来看看。
再写就是自己把师姐写的书信给大师兄看了,他看了之后便痴痴的笑,想来他对你也是满腔的思念,但羞于表达。还请师姐不要介意。
最后就是祝师姐修为、学问有成之类的话语。一封信洋洋洒洒,几百字很快就写完了。
“这不很简单吗?”
等墨迹干透,折好信件用牛皮纸封好,又以火漆封缄。
之后,派人送去邮驿即可。
邮驿司,本来是专门递送军政机要等官方文书的。那是由道祖一手建立的重要信息传递部门,信件一天走多少里有严格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得迁延,更不得用来传递私信。误期、滥用邮驿都是重罪,要押幽狱的!
而后来飞书广泛应用于国朝的军政事务,飞书实在太快太高效。
但邮驿司并没有取消,因为飞书令其实没法配到所有的地方。而且飞书令所发文书,必是真言字。也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有修士来解读真言字。
到了地方上,免不了要人跑腿的。另外,飞书如果被术法所阻,或者用来收发飞书的飞书令出了问题,邮驿还有他的作用。
现在滥用邮驿之罪也就没那么严肃了。这项罪名其实没有取消,只是执行的尺度宽松到几乎不存在的程度。
除了被用于地方上的政务以外,也收取费用送民信,甚至有专门的民信局管理此事。
但所谓的民信,那也是修士老爷们才用。普通人,写信的纸买不起,高昂的邮递费用也付不起。真的有什么消息要传向远方,还得靠行商帮忙捎口信。速度很慢,准确率低。
所以,在玄天有书信往来,是相当奢侈的事,是高端雅事。
付自安经历过那种拉坨大的,都可能拍给朋友看的信息时代。所以写封信,他还真的是感觉不出什么特别来,行文相当随意。
写完给钱师姐的信,付自安并未停笔。写都写了,就多写几封,一起邮寄方便。
第二封,就写给若青出。
在大师兄那里很难说出口的思念,在付自安这里还是那般自然流露。写给青出的信第一句依然是说想念。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久违芝宇,时切葭思”。
之后便于青出说说今年的傩舞盛况,和嶂州大吉这件喜事。因为是写给青出的,付自安便对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写的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