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给她的权限开的很大,沈知霜想做的就更多了。她能建立的机构已经有了雏形,随后她就想去帮助农人,提高粮食产量。本来她学的就是表演,农业跟她八竿子打不着。沈知霜没有头绪,知识储备量也不够,她能做的,就是先去慰问一番那些劳种能手,告知他们,若是能够想出一些法子让粮食的产量增加,她必定会给予奖励。她身后代表的是李渊,这些人受到了贵人的鼓励,自然是喜不自胜,表示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沈知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一回正院就看到了正坐在那里喝茶的李渊。李渊也忙。陵州城最近的太平,是因为陈王那边没有行事。尽可能避免伤亡是每个作战者的基本原则。打仗消耗太严重了,李渊如今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主。他在跟陈王那边谈判,城里的事自然顾不上。回城时,他派去管理的人把沈知霜做的事一一都说了。李渊很佩服沈知霜的心志。这么多的事,让一个人去做,耗费的时间不会短。沈知霜硬是把整张网都拉起来了。她能力很强,上辈子就是如此。李渊敢让她去做事,就知道她必定能办成。可他的心头还是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他在军营待了将近两个月,沈知霜没有给他一封信,除了有些事她无法自己定夺,派人找他询问,其他时候,李渊感受不到沈知霜的存在。她是生气了吗?可大计不能变。只是收几个女人,就可以避免多场战乱,让他手底下的兵士免于伤亡,这笔买卖并不亏。李渊很清楚,联姻是最有利的方式。古往今来,为政者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联姻避免战乱。若是真纳了妾,李渊一定会好好对沈知霜,她那时候会非常辛苦。一想到这里,李渊就无法对沈知霜生气。沈知霜见到李渊,并不意外。这里是他的家,他总还是得回来,她又不能把他撵走。“将军吃饭了吗,没有吃饭的话,我们一起用些吧?”沈知霜一喊出将军这两个字,李渊的表情骤然一变。他忍住了。沈知霜没有觉察到不对劲,李渊跟她说清纳妾是好事,她也好及时调整态度对待李渊。本来将军就是一个称谓,在她心里跟夫君没什么太大区别,她一不留神就喊出来了。当然,如果李渊愿意,她还愿意喊他领导。饭菜都端上了桌,沈知霜倒是没有忘记作为妻子的本分,她先给李渊盛了一碗汤,随后就去吃自己的了。忙了一天,就连饭菜都比之前香了。沈知霜吃得很快,比起减肥来保持纤弱的美丽,她得先补充能量。当然了,经历了古代这么长时间的生活,沈知霜吃得再快,吃相依旧十分文雅。李渊看着沈知霜,有些食不下咽。一顿饭吃完了,沈知霜保持了食不言的原则,没有对李渊说什么。吃完饭之后,沈知霜又开始继续对账本,算成本。她做的这些事,李渊给她拨款了,她得省着点花才好交差。沈知霜没有忘掉李渊,开启自己的工作前,还给他倒了一杯茶。李渊平日里也有看书的习惯,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就是完美状态。只可惜,沈知霜满意的状态,李渊并不满意。李渊不后悔将纳妾的事提前告知沈知霜。总归是有这一遭的,为何非要藏着瞒着?如他所想象的那样,沈知霜理解了他。可两个人之间却仿佛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墙,李渊过不去,沈知霜也不想过来。李渊思考一会儿,走过去,问她:“你最近在忙什么?”沈知霜停下了笔,看着李渊:“你的人没有告诉你吗?我每做一事,都会让他们记录下来,让他们告知与你。其实我就是在瞎忙,能做一点是一点吧。”李渊心口堵塞得厉害。他看着沈知霜:“……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气?”沈知霜认真地看着他:“我若是说没有,您又说狡辩,可的确没有。”李渊没有说话。沉默了良久,他走上前去要抱她。沈知霜一偏身,避过了他。她的语气很镇定:“将军,我有些不适。”李渊僵住了。他知道,沈知霜是在拒绝他。夜凉如水,室内是沉沉的寂静。李渊看着沈知霜,过了很久,他慢慢说起自己的打算:“天下如今乱得厉害,没有几个地方不受波及。若是能提早一日结束战乱,百姓们便能提前一日安居乐业。你心怀仁心,总该知晓乱世对百姓之危。战乱早日结束,能减少许多百姓的伤亡。”“我对如何打赢这场仗,心里已有成算。唯有靠联姻之举,方能以最小的代价博得最大的利益。”他解释得已经很清楚了。沈知霜不是听不懂。她不仅听懂了,也很理解他。要是李渊对她没有:()驾崩后,才知皇后不愿与朕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