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新开的店,我琢磨着,去跟那个老板谈谈,让她来我工厂做师傅。”邵阳早就已经开始注意面点师傅。
在本地,很少有会做面点的。
做的小吃,大多油饼或者糍粑一类的,绿豆糕、蛋糕一类的糕点,没有人会做。
邵阳要做饼干,并不是说一定要做某个品类,他针对的是一整个大品类,解决现在普通人吃不起副食的问题。
组长想要弄一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每个人都买得起的饼。
这个饼可以是面包类的、蛋糕类的、饼干类的,其实都可以。
现在的人慢慢的越来越有钱,对于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各种零食的需求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多。
这不是个特别大的生意,但市场基本是空白的。
大家能吃到的饼,基本都是供销社买,或者去买小摊贩做的油饼和糍粑。
供销社提供的饼,现在是要票的。
市面上也有卖一些老发饼的,其实就是面粉发酵后烤出来,吃起来松松软软,小商贩卖五分钱一个。
看起来很大,跟大人的巴掌差不多大小,大概手指厚,看着有这么大,实际很轻,几十个饼才有一斤,有些人一顿就能吃二十多个。
零售一般按个卖,通常三分钱一个。
邵阳特意算了一下,一斤大概有三十来个,等于一斤零售价大概九毛到一块钱一斤。
现在供销社面粉卖一毛八分五,外面卖两毛八到三毛。
因为这些饼干都是从外县进货,要多一些运输费用,即便批发价四毛到五毛,也是有利润的。
高晓红说道:“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我的这个又不懂,胡乱给意见也不太好。”
邵阳说道:“我是想请那个老板的师傅,也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到。”
现在这样的师傅通常都是有工作的。
待遇还不会差,如果要请过来的话肯定要给高工资。
问题是有一些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就算给高工资,人家也不一定来。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对铁饭碗都是有执念,那老板的师傅如果有铁饭碗,还没有退休,就算给双倍甚至三倍的待遇,人家也不一定会答应过来。
高晓红也大概意识到了这一点,“实在不行就请别人过来指导几天,只要我们的工人学会了以后生产还是没有问题的。”
邵阳也有这个想法,“先看吧!”
“给瑶瑶开餐厅的事,你跟她谈过没有?”
高晓红其实不太赞成徐瑶去开餐厅,“谈了,瑶瑶现在不怎么想去,她想先把妮妮带大一些。”
这倒是让邵阳有些意外。
有一说一,带孩子是个很麻烦的事,尤其是小孩,一会儿饿了,一会儿又要拉,稍微不注意,他就拉在身上,大半夜还要起来喂奶粉,高晓红现在营养虽然跟上了,但奶水一直不多,供不上两个孩子,所以一直都是混合着喂养。
“这个随她的意思就好,就算等孩子大一些了,她想出来做事,也没有问题。”邵阳之前想给徐瑶弄个餐厅,多少有点把她当外人。
当时想着帮他开个餐厅,也是希望他能有一个安身立命的资本。
现在既然都是一家人了,徐瑶要不要开餐厅也就无所谓了。
就是养徐瑶一辈子,对邵阳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