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婶老卫媳妇说的煤厂的工作,要不就去那?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爷爷下午串门去了,小唐找着亲人了,他心情好,哼着小曲就走了。
杜奶奶早上转悠得太久,腿痛,贴了两片膏药,下午在屋里休息,没出门。
杜母出门了,于月莺找对象这事得开始打听了。
张
婆子消息灵通,杜母想着去张婆子家问问,出门时提了一提罐头,其他两罐麦乳精跟罐头被她放到自个屋里了,柜子一道锁,门一道锁。
这是好东西,不能轻易吃。
又洗碗。
于月莺真是烦死了,手都洗粗了。
她到姨妈家就是来当老妈子的吗?
机修厂。
传达室,这边有电话。
技术科长早上已经打过一通了,下午三点,他又过来了。
上午那通是打到钢铁厂,跟老同学叙了一会旧,顺带提了一下把小孟借调过去的事。技术科长连小孟是哪期发的报刊都记得清清楚楚,那边一查就能查到。
“老莫,上午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技术科长问。
“老彭啊,你早上才打的电话,这才过多久?”电话那边一个粗犷的传来,“这事我往上报了,等上面消息呢。’
“老莫,小孟是个人才,我们市里拖拉机厂也说要他,你这边再拖下去,我可就回复拖拉机厂了,让小孟去拖拉机厂也是一样的。”技术科长说,“行不行,你给句准话。”
小孟中午又递了辞职信。
听那意见,那个小庞去小孟家里找他爸妈了。
没闹,但是家里都知道小庞这事了,鸡飞狗跳的,小孟那意思,只要他还在家,家里就不安宁。
他要走。
有句话技术科长没说错,小孟确实有的是厂子要。
电话那边传来声音,“老彭,我也不瞒你,我们厂这边有个留洋回来的,技术好得很,就是最近吧风气不好,他留洋的事厂里的人都知道。我想着让我们厂这个小宋去你们厂避一避,等风头过了,再让他回来。”
“留洋的?”乖乖,那可是人才。
技术科长很想要,但又担心。
“老彭啊,是这样,他去你们厂,你就对外头说是借调过去的,他留洋这事你别让外人知道,只说是技术工。你们厂子小,只要你把嘴闭紧了,不会有问题的,怎么样?"
一个换一个。
都是人才,都各自有各自的麻烦。
技术科长一咬牙:“行,那技术人员叫什么名实?”
“宋良。”
技术科长跟钢铁长的老莫都急着把人才送过去,手续当天就办好了。
下午。
技术科长就把小孟找来了,“借调的事办好了,明天就能去,你拿着。”
小孟的辞职信早就撕了。
这么快。
小孟拿着介绍信,仔细的看了一遍,上面的公章签字一个不差。
这就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