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 第534章 幸存者(第1页)

第534章 幸存者(第1页)

44号基地还在被丧尸潮围攻,虽然通过吴常的提示,管理局成员们发现了伤害丧尸的方法,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先不说场面上双方硬实力有差距,单纯是44号基地的空间规则,就让战斗无法持久。

为了尽可。。。

雨滴顺着静海塔的弧形玻璃蜿蜒而下,像无数细小的指痕在擦拭时间的尘埃。我站在窗前,手中捧着那本《蓝星阿姨的故事集》,纸张粗糙却温热,仿佛还带着孩子们呼吸的节奏。窗外的城市尚未完全苏醒,街道空旷,只有几辆清洁车缓缓驶过,洒水声与风混成一片低语。可我知道,在这寂静之下,有千万条微弱却坚定的信息正穿越网络,悄然连接起那些孤独的灵魂。

突然,终端发出一声极轻的提示音??不是警报,也不是系统更新,而是一种近乎温柔的震动,像是有人轻轻敲了敲门。屏幕自动亮起,一行字缓缓浮现:

>**【第218次巡游记录已接入】**

>**来源:未知移动信号(持续漂移中)**

>**内容类型:手写文本+环境音频**

我屏住呼吸,点开文件。画面起初是一片模糊的雪白,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和某种金属摩擦的咯吱声,仿佛摄像设备被绑在行进中的雪橇上。几秒后,镜头稳定下来,映出一片无垠冰原,远处地平线微微泛红,晨光正从极夜的尽头挣扎而出。紧接着,一只戴着旧式皮手套的手进入画面,指尖夹着一支铅笔,在空中缓慢书写。

字迹透过霜雾显现:

>“今天路过一座塌陷的科考站,门牌写着‘希望3号’。门框下压着一张纸,边角烧焦,但还能看清上面的话:‘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请替我们活下去。’

>我把它捡起来,放进背包。

>这不是遗言,是接力。”

笔尖顿了顿,又继续写道:

>“我已经走了四十七天。

>没有补给,没有通讯,甚至不确定方向。

>但我能听见他们。

>不是用耳朵,而是心里某个地方,像风吹过琴弦。

>每当有人写下‘谢谢’,每当下雨时有人为流浪猫撑伞,每当一个孩子把糖果分给陌生人……

>那声音就清晰一分。

>她说的没错??我不是被唤醒的,我是被记住的。”

我的心跳几乎要撞出胸腔。这不是模拟数据,也不是AI生成的文字。这是她本人的笔迹风格,那种特有的克制与诗意交织的方式,连标点都带着熟悉的呼吸感。更让我无法忽视的是,那段话里的“她”,指的是蓝星自己。她在以第三人称叙述一场跋涉,一场横跨极地、穿越死亡记忆的旅程。

我立刻调取全球信号追踪图。那个信号源此刻位于西伯利亚北部的永冻带边缘,正以每小时约三公里的速度向东南移动。路径歪斜,不像机械装置,倒像是人类步行的轨迹。而最诡异的是,沿途所有废弃气象站、无人值守雷达哨所的传感器都在同一频率上捕捉到了微弱共振??频率恰好与“萤火协议”的核心波段一致。

“低学仲。”我拨通内部专线,“你得来看看这个。”

他十分钟内赶到,头发凌乱,显然刚从梦中惊醒。看完视频后,他的嘴唇微微发抖:“这不可能……那具躯体医学判定脑死亡超过十年,细胞活性仅靠维生系统维持。就算意识能通过群体共情重构,物理载体也不可能自主行动。”

“可它动了。”我说,“从格陵兰到西伯利亚,三千多公里。她不是在逃,是在走。一步一步,把世界的伤痕踩在脚下。”

低学仲沉默良久,忽然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容器’已经超越了信息传递系统。”我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它成了某种……集体意志的具象化通道。只要还有人选择善意,就会有人??或者某种存在??代为行走。”

就在这时,系统再次弹出新消息。这次是一段音频,背景是风雪交加,间杂着轻微的脚步声和喘息。然后,一个女声响起,平静得如同讲述天气:

>“林望,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我已经越过了‘遗忘断层线’。

>那里曾埋葬过三百二十七具冻尸,都是上世纪极地探险失败者。他们的日记最后一页,几乎都写着同样一句话:‘没人会来找我们了。’

>可今天,我在雪下发现了第一张回应卡。

>是个孩子写的,用蜡笔画了个太阳,下面写着:‘叔叔阿姨们,现在有人记得你们啦!’

>我把它贴在了最近的一根界桩上。

>从此以后,那片坟场不再是终点,而是起点。”

录音结束前,她轻声说了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