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693章 处理京兆伊府的事情(第2页)

第693章 处理京兆伊府的事情(第2页)

烛泪在铜灯盏里凝成霜花,李星群猛然抬头时,脖颈发出令人牙酸的脆响。亲卫的声音穿透书山文海:“大人!五台县来人了!”他撞翻手边的砚台,墨汁在《城防修缮条陈》上洇出狰狞的黑斑,却浑然不觉,跌跌撞撞冲出门廊。

雪地上,灰衣老者拂去肩头落雪,正是跟随他多年的师爷汪辉祖。身旁年轻书生眉眼如剑,腰间玉佩刻着“汪”字纹饰,是汪家后辈汪华。李星群抓住汪辉祖的胳膊,声音发颤:“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汪辉祖望着书房内齐腰高的公文堆,嘴角扯出个无奈的笑。汪华倒是直爽,挑眉打量满屋狼藉:“大人这是等着我们来清积雪呢?”

“我每日从卯时忙到子时……”李星群扯松官袍系带,露出里头浸透汗渍的中衣,“也不知为何,公文越理越多。”

汪辉祖弯腰拾起一份《军粮征调令》,泛黄的纸页上孤零零印着李星群的朱批。他推了推玳瑁眼镜:“大人,这些公文皆由您一人过目?府衙六房官员竟无一人协办?”

李星群沉默片刻,摩挲着腰间西华门佩剑:“这些官员……我信不过。”

“可您瞧。”汪辉祖展开一卷《河道疏浚奏疏》,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间,李星群的批注几乎覆盖原文,“即便我等日夜整理,最终仍需大人亲笔朱批。如此事必躬亲,反倒困死自己。”

汪华从袖中抽出竹制算盘,噼啪拨动算珠:“不如这般——我与师爷先将公文分类,紧急要务呈给大人,其余分派六房。结果虽难尽善,却能解燃眉之急。大人身为封疆大吏,抓大放小才是王道。”

李星群倚着廊柱,望着天际残月。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却不及此刻心头的震颤。他长揖到地:“二位所言极是,就依此计!”

汪辉祖掸去袍角积雪,目光转向城外归化营方向:“不过大人还需分神留意营中动向。您连日困于文书,恐生变故。”

“受教了!”李星群猛然抬头,眼中重燃精光,“明日起,我便去营中巡视。这边文书,就劳烦二位!”

李星群闻言,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来回踱步,靴底与青砖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突然驻足,目光灼灼地看向汪辉祖:“师爷,你说说我用我们五台县的人怎么样?比如说司法还是交给韩严法,治安还是交给田维之类的。”

汪辉祖脸色骤变,急忙上前一步,摆了摆手,语气中满是焦急与忧虑:“大人,这绝对是不行的!”他抚了抚胡须,缓了缓语气,继续解释道,“之前您是知县,一个县的架构简单,官员数量有限,将事务交给底下的吏员处理并无大碍。但如今身处府衙,情况大不相同。府衙内司职分明,负责刑法的有通判,掌管户口登记、赋税征收与民生事务的有推官,更不用说还有六曹各司其职。”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折好的文书,展开后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韩严法、田维他们并非通过科举入仕,在吏部毫无备案。就算有备案,按照朝廷规制,您也无权直接任命。朝廷最忌讳地方官员私自培植势力,如此行事,定会招致猜忌,引来大祸!”说罢,他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大人,这次我们赶来途中收到消息,您在五台县时的县丞,要被派来担任京兆伊府的通判,就是为了制衡您!”

李星群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握紧的拳头微微发颤,半响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句:“果然……”随即,他恢复冷静,沉声道:“那这些人怎么安排?总不能让他们闲置。”

汪辉祖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田维身手不凡,可暂任知府衙门捕头,负责维持府衙周边治安。至于韩严法,刑曹和推官处理完案件后,定会将结果上报于您。届时,韩严法作为您的幕僚,协助您审批文书、分析案情,既能发挥他的长处,又不会触怒朝廷,您觉得如何?”

李星群长叹一声,微微点头:“也只能如此了。朝廷这一手制衡,倒真是打得我措手不及。不过……”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只要人在我手里,总能找到用武之地。”寒风呼啸而过,掀起他的衣角,却吹不散他眼中的锐意与不甘。

汪辉祖抬手为李星群斟了盏茶,热气氤氲中,他望着案头积压的文书,语气:“我大启从建国到现在,就一直注意制衡,就算是宰相历来都是相反党派得两人担当,这也是我们大启冗官重要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专门针对大人您的。”

李星群摩挲着杯壁,茶温透过青瓷灼得掌心发烫。他摇头苦笑:“汪先生说的道理我自然是明白,只是确实很不习惯这样的官场行为,这样无意义的内耗,完全就是损耗了国家的利益。”话音未落,檐角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惊起墙外一阵骚动。

汪辉祖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茶沫溅出杯沿:“虽然损坏的是国家的利益,但是不损坏赵家的利益,你说是吧,大人。”他忽然压低声音,手指在桌面划出个“赵”字,“当年太祖黄袍加身,最怕的便是臣子坐大。如今朝堂上东府西府互掐、文臣武将互掣,看着乱成一锅粥,可赵家的江山,却稳如泰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